漁家傲
明蔣氏《九宮譜目》入中呂引子。
按此調始自晏殊,因詞有“神仙一曲漁家傲”句,取以為名。如杜安世詞三聲葉韻,蔡伸詞添字者,皆變體也。外有《十二個月鼓子詞》,其十一月、十二月起句俱多一字。歐陽修詞云:“十一月,新陽排壽宴。十二月,嚴凝天地閉。”歐陽原功詞云:“十一月,都人居暖閣。十二月,都人供暖箑。”此皆因月令,故多一字,非添字體也。
北宋流行歌曲。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詞”者。《清真集》入“般涉調”。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仄韻。
漁家傲詞牌名古詩詞(437首)
161
《漁家傲》 宋·呂本中
小院悠悠春未遠。
牡丹昨夜開猶淺。
珍重使君簾盡卷。
風欲轉。
綠陰掩映欄干晚。
記得舊時清夜短。
洛陽芳訊時相伴。
一朵姚黃鬆髻滿。
情未展。
新來衰病無人管。
162
《漁家傲》 宋·洪皓
圃蕙庭桐雕大半。
西風不借行人便。
不用留題明月觀。
西園宴。
顏酡浪說觴無算。
萬斛羈愁推不遠。
千杯魯酒何曾見。
卻羨南賓鳧與雁。
行不亂。
哀鳴直到翻江岸。
163
《漁家傲》 宋·洪皓
□□□□□□□。
□□□□□□□。
□□□□□□□。
□□□。
□□□□□□□。
正念當筵人已換。
疏砧又E360誰家練。
獨坐愁吟搔首亂。
腸欲斷。
憑高不見吳宮殿。
164
《漁家傲》 宋·蔡伸
煙鎖池塘秋欲暮。
細細前香,直到雙棲處。
并枕東窗聽夜雨。
偎金縷。
云深不見來時路。
曉色朦朧人去住。
香覆重簾,密密聞私語。
目斷征帆歸別浦。
空凝佇。
苔痕綠印金蓮步。
宋詞三百首農民生活祈雨
165
《漁家傲(次韻贈戴時行)》 宋·王灼
漠漠郊原荒宿草。
黃花趁得秋風早。
萬里岷峨歸夢到。
東籬好。
未應花似行人老。
古往今來成一笑。
為君醉里銷沈了。
不用登臨欹短帽。
愁絕□。
吳霜點鬢教誰掃。
167
《漁家傲》 宋·王以寧
往事閑思人共怕。
十年塞上煙塵亞。
百萬鐵衣馳鐵馬。
都弄罷。
八風斷送歸蓮社。
賣藥得錢休教化。
歸來醉臥蝸牛舍。
一顆明珠元不夜。
非待借。
神光穿透諸天下。
169
《漁家傲》 宋·張元干
樓外天寒山欲暮。
溪邊雪后藏云樹。
小艇風斜沙觜露。
流年度。
春光已向梅梢住。
短夢今宵還到否。
葦村四望知何處。
客里從來無意緒。
催歸去。
故園正要鶯花主。
172
《漁家傲》 宋·呂渭老
昨夜山空流石乳。
道人妙手親拈取。
未欲凌云歸洞府。
清風舉。
大千一葉同掀舞。
笑把須彌撾破鼓。
東山云作西山雨。
我欲住庵無拄斧。
君相許。
三更明月湖心午。
173
《漁家傲》 宋·呂渭老
潦倒瞿曇饒口悄。
拈花冤道頭陀笑。
雞足山中眠未覺。
誰知道。
至今功業猶分剖。
唇口周遮何日了。
禪床四面藤蘿繞。
有個路頭君試討。
梅花老。
南園蝴蝶飛芳草。
174
《漁家傲》 宋·呂渭老
高絆袈裟挑紙帔。
一杯茶罷成行計。
路入廬山風細細。
輕彈指。
百千三昧俱游戲。
法椅何曾燒兩臂。
誰知紙上無窮意。
欲識普賢真實際。
齁齁地。
小爐雪夜和衣睡。
175
《漁家傲》 宋·呂渭老
落月杜鵑啼未了。
粥魚忽報千山曉。
笠子蓋頭衣缽少。
穿林表。
回頭高剎空中小。
官路舊多林木繞。
露濃花蕊皆顛倒。
渡水登山排草草。
廬山好。
香爐峰下湖波渺。
176
《漁家傲(和余子美對雪)》 宋·王之道
風揭珠簾寒乍透。
青娥不住添香獸。
火暖畫檐鳴線溜。
人醉后。
錦堂絲竹烘殘晝。
勢合湖山增地厚。
孤高但覺修篁瘦。
回策如縈今在手。
驕馬驟。
吾家金埒新編就。
177
《漁家傲(和孔純老三首)》 宋·王之道
巖電晶熒君未老。
看看門外鋒車到。
一點眉間黃色好。
人盡道。
從今次第登三少。
左右青娥來巧笑。
注唇涂額新妝了。
斜插梅花仍斗妙。
歌窈窕。
醉來容我相嘲傲。
179
《漁家傲》 宋·王之道
燈火熙熙來稚老。
喜逢燈夕都齊到。
花市綺樓隨處好。
人競道。
今年天氣常年少。
五馬行游還坐笑。
公堂簾卷東風了。
簫鼓喧闐歌舞妙。
人窈窕。
也應引動南窗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