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碧雞漫志》屬中呂調。毛滂詞名《元會曲》,張矩詞名《凱歌》。按《水調》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頭,此必裁截其歌頭,另倚新聲也。
唐朝大曲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后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于句句用韻者。
水調歌頭詞牌名古詩詞(1022首)
322
《水調歌頭》 宋·王質
草蔓已多露,松竹總含風。
群山左顧右盼,如虎更如龍。
時見漁燈三兩,知在誰家浦溆,星斗爛垂空。
萬有付一掃,人世等天宮。
323
《水調歌頭(九日)》 宋·王質
云巘在空碧,天宇共高明。
重陽易得風雨,今日不勝晴。
天為兩朝元老,付與四時佳節,不動一絲塵。
香靄洗金戟,飛霧灑霓旌。
325
《水調歌頭(慶壽)》 宋·王質
河漢湛秋碧,玉露曖瑤空。
太清仙子,飄渺飛佩響玲瓏。
暫馭青鸞紫鳳,來玩十洲三島,旌旆卷芙蓉。
身在大江表,名系絳霄宮。
326
《水調歌頭》 宋·沈瀛
門外可羅雀,長者肯來尋。
留君且住,聽我一曲楚狂吟。
枉了閑煩閑惱,莫管閑非閑是,說甚古和今。
但看鏡中影,雙鬢已星星。
329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 宋·張孝祥
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江南驛使未到,梅蕊破春心。
繁會九衢三市,縹緲層樓杰觀,雪片一冬深。
自是清涼國,莫遣瘴煙侵。
江山好,青羅帶,碧玉簪。
339
《水調歌頭》 宋·李處全
明月浸瑤碧,河漢水交流。
偏來照我,知我白發不勝愁。
客里山中三載,枕上人間一夢,曾憶到瀛洲。
矯首蓬壺路,兩腋已颼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