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碧雞漫志》屬中呂調。毛滂詞名《元會曲》,張矩詞名《凱歌》。按《水調》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頭,此必裁截其歌頭,另倚新聲也。
唐朝大曲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后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于句句用韻者。
唐朝大曲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后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于句句用韻者。
水調歌頭詞牌名古詩詞(1022首)
231
《水調歌頭》 宋·李光
庚午八月望夜,士友悉赴郡會。
杖策獨游,頗懷平生故人,作水調歌以自釋。
予自長年,粗聞養生之術。
放逐以來,又得司馬子微敘王屋山清虛洞所刻坐忘論一編,因得專意宴坐,心息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