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念奴嬌

    《碧雞漫志》云大石調,又轉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宮大石調。姜夔詞注“雙調”。元高拭詞注“大石調,又大呂調”。蘇軾“赤壁懷古”詞有“大江東去,一樽還酹江月”句,因名《大江東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詞》,又名《酹月》。曾覿詞名《壺中天慢》。戴復古詞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堯詞有“太平無事,歡娛時節”句,名《太平歡》。韓淲詞有“年年眉壽,坐對南枝”句,名《壽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詞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嬌》,鬲指聲。”張輯詞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詞名《白雪詞》。張翥詞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謠》。丘長春詞名《無俗念》。游文仲詞名《千秋歲》。《翰墨全書》詞名《慶長春》,又名《杏花天》。 此調有平韻、仄韻二體,凡句讀參差、大同小異者,譜內各以類列。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元稹《連昌宮詞》自注:“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后,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見《元氏長慶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雞漫志》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調”,復轉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宮大石調”。此調音節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劍錄》稱:“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亦其音節有然也。茲以《東坡樂府》為準,“憑高遠眺”一闋為定格,“大江東去”為變格。一百字,前后片各四仄韻。其用以抒寫豪壯感情者,宜用入聲韻部。另有平韻一格,附著于后。

    念奴嬌詞牌名古詩詞(606首)

    581 《壺中天/念奴嬌》 宋·無名氏

    乘鸞駕鶴,問神仙何日,崧高生甫。
    飛下瓊臺,因報道,恰是今年夏五。
    飲了蒲觴,才經半月,昴宿行初度。
    榮華富貴,一時都由分付。

    582 《壺中天/念奴嬌》 宋·無名氏

    秋才三日,聽畫檐外,數聲烏鵲。
    元是嫦娥迎巧夕,預駕橫空仙鶴。
    翠鬢生云,朱顏暈酒,□□難描摸。
    優游渤海,玉琴重理弦索。

    583 《壺中天/念奴嬌》 宋·無名氏

    才經四日,是中秋,次第月圓如玉。
    一點光浮南極上,儲作人間五福。
    長厚慈仁,清高恬澹,愛水清山綠。
    溪園竹里,日來新就華屋。

    584 《壺中天/念奴嬌》 宋·無名氏

    清涼天氣,正中秋過後,恰才七日。
    岳降生申逢令旦,聽得歡聲洋溢。
    戲彩堂前,兩行珠翠,酒勸杯浮碧。
    祝君遐算,壽星長對南極。

    585 《壺中天/念奴嬌》 宋·無名氏

    嘉平時候,算堯階蓂葉,才方開六。
    婺女當年曾降瑞,產作仙姿清淑。
    金玉滿堂,兒孫滿目,心事今都足,嘻嘻嗃嗃,一門和氣可掬。
    何幸誕節稱觴,湖山堂上,燕集皆親族。

    586 《壺中天/念奴嬌》 宋·無名氏

    霜月團圓天似水,還是神仙誕日。

    587 《百字謠/念奴嬌》 宋·無名氏

    太真姑女,問新來、誰與歡傳玉鏡。
    莫恨無人伸好語,人在藍橋仙境。
    一笑樽前,歡然相與,便勝瓊漿飲。
    殷勤客意,耳邊說與君聽。

    588 《百字謠/念奴嬌》 宋·無名氏

    金秋行令,恰清晨、白露初交中節。
    勿怪西窗傳好事,生個他年英杰。
    吉夢既符,知如徐子,冰玉為神骨。
    吾家有慶,階蘭喜又新發。

    589 《百字謠/念奴嬌》 宋·無名氏

    中和節後,云翳凈、向夕新蟾飛出,月姊傳聲,明日是、紫府神仙誕節。
    彩系麒麟,瑞騰嵩岳,喜氣交洋溢。
    魁星頭上,光芒仍露消息。
    好是一鶚秋風,鞭云駕霧,去作龍門客。

    590 《百字令/念奴嬌》 宋·無名氏

    自天鍾秀,看人物誰與、君家為比。
    椿桂相輝年少日,事業文章如此。
    玉殿詩書,金甌姓字,簡記宸衷里。
    有三株桂,一時歸耀桑梓。

    591 念奴嬌 后段第三句少一字》 宋·無名氏

    鴛幃睡起,正飛花蘭徑,啼鶯瓊閣。
    對鏡梳妝,愁見那、怯怯容顏瘦弱。
    一任仙郎,題詩寄簡,屢訂西廂約。
    墻花拂影,獨眠何事如昨。

    592 念奴嬌·輪云世故》 宋·劉克莊

    輪云世故,千萬態、過眼誰能殫紀。
    只履攜歸消許急,日暮行人問邸。
    麝以臍災,絨為尾累,焚象都因齒。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此。

    593 《湘月/念奴嬌》 宋·姜夔

    五湖舊約,問經年底事,長負清景。
    暝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乘興。
    倦網都收,歸禽時度,月上汀州冷。
    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

    594 《百字令/念奴嬌》 宋·劉辰翁

    少微星小。
    撫劍氣橫空,隱見林杪。
    夜來宋都如雨,更長得奇哉懰皎。
    與汝三齡,覽余初度,一語占先兆。

    595 念奴嬌·并肩樓上》 宋·劉過

    并肩樓上,小闌干、猶記年時憑處。
    百歲光陰彈指過,消得幾番寒暑。
    鵲去橋空,燕飛釵在,不見穿針女。
    老懷凄斷,夜涼知共誰訴。

    596 《湘月/念奴嬌》 宋·張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鷗三四點,數筆橫塘秋意。
    岸觜沖波,籬根受葉,野徑通村市。

    597 念奴嬌·瑑冰鑄雪》 宋·曹勛

    瑑冰鑄雪,賦神情天壤,無倫香澤。
    月女霜娥,直是有如許,清明姿色。
    細玉釵梁,溫瓊環佩,語好新音發。
    相逢一笑,桂宮連夜寒徹。

    598 念奴嬌·夕陽底盡》 宋·趙長卿

    夕陽底盡,望楚天空闊,稀星簾幕。
    暮靄橫江煙萬縷,照水參差樓閣。
    兩兩三三,樓前歸鷺,飛過欄干角。
    霜風何事,繞檐吹動寂寞。

    599 念奴嬌·桂華蟾魄》 宋·趙長卿

    桂華蟾魄,到中秋、祗有人聞一六。
    浩渺清風因喚起,千里吹飛鴻鵠。
    碧落翻花,瑤空隱瑞,聲節瑯玕筑。
    板懷玉燕,此時嘉夢重育。

    600 念奴嬌·修姱人物》 宋·魏了翁

    修姱人物,元如許、誰把屏星留卻。
    弄破峨眉山月影,似作平分消息。
    卷霧名譚,翳云長袖,未稱三池客。
    且然袖手,人間煩暑方劇。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