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
宋王灼《碧雞漫志》:此曲自唐至今,皆南呂宮,字句皆同,止是今曲兩段,蓋近世曲子無單遍者。
按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此詞乃李德裕為謝秋娘作,故名《謝秋娘》,因白居易詞更今名,又名《江南好》。又因劉禹錫詞有“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句,名《春去也》。溫庭筠詞有“梳洗罷,獨倚望江樓”句,名《望江南》。皇甫松詞有“閒夢江南梅熟日”句,名《夢江南》,又名《夢江口》。李煜詞名《望江梅》。此皆唐詞單調。至宋詞始為雙調。王安中詞有“安陽好,曲水似山陰”句,名《安陽好》。張滋詞有“飛夢去,閒到玉京游”句,名《夢仙游》。蔡真人詞有“鏗鐵板,閒引步虛聲”句,名《步虛聲》。宋自遜詞名《壺山好》。丘長春詞名《望蓬萊》。《太平樂府》名《歸塞北》,注“大石調”。
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金奩集》入“南呂宮”。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襯字者。宋人多用雙調。
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金奩集》入“南呂宮”。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后改此名。”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襯字者。宋人多用雙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