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南浦

    按唐《教坊記》有《南浦子》曲,宋詞蓋借舊曲名,另倚新聲也。 此調有仄韻、平韻兩體,宋人多填仄韻詞,其平韻惟魯詞一體。

    南浦詞牌名古詩詞(67首)

    41 南浦》 宋·黃庭堅

    太守俱來此西山,樓觀重復半煙間。
    高僧置酒林泉處,南浦名區望沒環。

    42 南浦亭寄所思》 宋·劉克莊

    只是從前瘦病身,官卑活計大清貧。
    買來晉帖多成贗,吟得唐詩轉逼真。
    生擬棄家尋劍客,死當移冢近騷人。
    秋風爛熳吹雙鬢,目送停云欲愴神。

    43 《武昌懷古十詠·南浦》 宋·白玉蟾

    越禽胡馬易空疎,水遠天長夢亦迂。
    南北故人鴻去外,古今陳跡雨晴初。
    云連碧草別愁黯,風眇綠波征騎孤。
    三徑凄涼一盃酒,夜深重讀寄來書。

    44 南浦》 宋·寇準

    春色入垂楊,煙波漲南浦
    落日動離魂,江花泣微雨。

    45 《和士特南浦詩》 宋·劉子翚

    羽檄分兵控上流,時傳烽火過鄰州。
    樓船半渡旌旗曉,胡馬欲來江漢秋。
    淝水投鞭真流語,幄中借箸有奇謀。
    吾儒雅有康時意,不把詩輕萬戶侯。

    46 《發南浦》 明·楊基

    開船別西山,迤向南浦
    帆輕去自速,初不用篙櫓。
    蒼蒼煙中樹,橐橐響斤斧。
    一女沙上汲,眾漁洲畔語。
    我行歲云晏,況復遠儔侶。
    回首北歸鴻,翩翩下寒渚。

    47 《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 宋·李廌

    吾生常羇旅,送客情更重。
    嗟哉平生交,今復萬里送。
    愁端寓心目,往感接魂夢。
    窮途獨棲遲,直道竟何用。

    48 《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 宋·李廌

    山河接巴徼,關塞斷秦云。
    誰為萬里侯,節制錦江濆。
    強項毋狥指,曲鉤難致君。
    勿因朝廷遠,俯首俗吏群。

    49 《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 宋·李廌

    昔余旅長洲,寄傲碧江潭。
    十年客風埃,留滯困周南。
    冉冉老將至,兀兀漫窮探。
    故人各變化,漂零空自慚。

    50 《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 宋·李廌

    之子才如冰,不應常負弩。
    勿為為貧謀,一意在阿堵。
    廣都綺縠地,當念珠還浦。
    惟廉可立身,勿使嗟供虜。

    51 《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 宋·李廌

    翔風走塵沙,草樹正玄黃。
    煙昏路漫漫,日冷云蒼蒼。
    杜公作詩處,武侯近戰場。
    陳跡勿驚心,俯仰已堪傷。

    52 《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 宋·李廌

    蜀都蘊奇氣,古今生英儒。
    歌童選何武,狗監獻相如。
    煌煌直金馬,藹藹侍玉除。
    歸入蕓香閣,無廢五車書。

    53 《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 宋·李廌

    傾城愛勁竹,古士惟徽之。
    而我獨愛君,不見即相思。
    今矧萬里游,動為三歲期。
    索居念金蘭,惘然傷別離。

    54 《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 宋·李廌

    蜀山如鳥道,劍閣郁嵯峨。
    嗟君正朱顏,奈此艱險何。
    秋雨峨眉道,春風濯錦波。
    青山一羸馬,古今應更多。

    55 《督堰至岷下借館南浦張叔全家臨別惠以潤石香》 宋·程公許

    飛幰輕輿御暖風,款門何中日憧憧。
    芳榮滿檻丹青麗,農秀當軒紫翠重。
    石幾拜嘉才徑尺,云天無際挺孤峰。
    更煩指似麻壇路,萬壑千巖借一筇。

    56 《除夜共蔣力父有秋宿南浦館》 宋·王邁

    客里逢年酒半醺,篝燈課送窮文章。
    對休共聽巴山雨,入夢休思巫峽云。
    好整衣冠朝北闕,新栽桃李屬東居。
    平明各把菱花看,黃子上眉間已十分。

    57 南浦》 宋·胡仲弓

    修途無好況,滿面受風埃。
    見說山窮處,曾經水患來。
    溪橋橫獨木,田野長荒萊。
    薄暮投孤館,寒猿聲更哀。

    58 南浦客邸》 宋·華岳

    南浦半月雨,溪流暗沒沙。
    斷橋虹散綺,拍岸雪飛花。
    孤館客無夢,短蓬人未家。
    何如擁紅日,照我上筠車。

    59 南浦水閣》 宋·華岳

    橋橫南浦虹千丈,柳護西溪翠一行。
    佳麗不知滋味惡,插花臨水照紅妝。

    60 南浦 次韻答南金見寄》 元·邵亨貞

    煙水隔殊鄉,又匆匆誤了,蹋青時候。
    一別幾多時,河橋外、官柳青條猶瘦。
    君來為問,渡江桃葉曾來否。
    生怕木闌雙艇子,只道故人依舊。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