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九日

    九日詞牌名古詩詞(1355首)

    921 九日四首》 宋·李石

    癡兒索錢要沽酒,吾豈紿兒囊已羞。
    乃翁作詩須汝和,覓句共登西北樓。

    922 九日四首》 宋·李石

    昔人臥聽門前酒,我亦坐看籬下花。
    不是雨多門自掩,情知歲惡酒難賒。

    923 九日四首》 宋·李石

    典裘貿布得杯觴,俗認虛名作醉鄉。
    溪雨山風妒酒色,疏籬冷蕊逐人忙。

    924 《郡中九日賞菊及牡丹時樂禁未開》 宋·姜特立

    兩朵牡丹開國艷,千叢黃菊散秋葩。
    可憐賓主歡娛地,只向尊前不語花。

    925 《和李崧卿九日》 宋·姜特立

    重陽無菊悶書空,心似淵明興不同。
    聊且攜壺上東嶺,不妨欹帽對西風。
    百年盡付無何外,三逕誰如阿堵中。
    十月黃花方爛漫,莫辭聯騎訪山翁。

    926 《丁未九日青宮侍飲》 宋·姜特立

    重陽開燕侍清躬,次第攜壺到菊叢。
    仙手撚花親泛酒,此時榮遇少人同。

    927 《余有仲子之戚九日親故攜酒訪我於梅山之上因》 宋·姜特立

    九日上梅山,愁心卒未安。
    人情皆向菊,天意獨摧蘭。
    管女不及嫁,萊衣空自寒。
    牛山多感慨,把酒淚闌干。

    928 九日寄楊方叔》 宋·姜特立

    安穩楊夫子,秋來闕寄音。
    遙憐好兄弟,相伴老山林。
    菊是故園色,人無舊賞心。
    云萍兩漂泊,西望一長吟。

    929 九日奉懷子濟兄》 宋·李洪

    霜天寥落雁行孤,九日還能行樂無。
    料想山風吹醉帽,也應溪女解攜壺。
    賞心樂事今難偶,弟勸兄酬嘆莫俱。
    籬下黃花應笑我,獨哦短韻看茱萸。

    930 九日效少陵體》 宋·李洪

    異縣黃花節,愁邊白發生。
    茱萸朝士賜,粔妝楚鄉情。
    鴻雁何時到,霪霖未肯晴。
    今朝一杯酒,獨酌似淵明。

    931 九日詠懷簡仁實》 宋·李洪

    登臨勝踐負幽期,山色溪光日益奇。
    那得賜茱來北闕,漫從采菊向東籬。
    升虛楚望猶能賦,振履商謳只自悲。
    可是閒居愛重九,尉仙落筆有新詩。

    932 九日與客登鳳凰山酌涌金泉泛舟西歸》 宋·李洪

    西山爽氣壓城闉,攜客登高日未晡。
    稚子已諳撐舴艋,老夫羞更插茱萸。
    文章不進空黃你,生計無多問木奴。
    貧病偏愁秋欲雨,異鄉白盡遂良須。

    933 《十一月十九日瑞雪應時百寮入賀仆以病告翌日》 宋·李洪

    拂曉開閶闔,來朝萬玉妃。
    遙知花六出,爭瑞日重暉。
    入賀鹓鴻綴,迎鑾錦繡圍。
    鞏梅春最早,香透赭黃衣。

    934 《三月九日從駕》 宋·樓鑰

    昨日為親壽,今朝從駕行。
    君親俱有喜,家國共增榮。
    淑氣浮黃屋,歡聲動玉京。
    人心真易感,翻手作升平。

    935 九日》 宋·楊冠卿

    晨風戰枯荷,清霜殺高柳。
    人生俯仰間,能得幾重九。
    節序來無停,已及黃花酒。
    流落拾遺心,西江獨回首。

    936 九日》 宋·楊冠卿

    寒花有余馨,香醪甜勝蜜。
    紅萸爾相宜,饤饾雜梨栗。
    家家事行樂,似恐更無日。
    時日豈不佳,人意自難詰。

    937 九日》 宋·楊冠卿

    凄涼少陵老,梓州九日詩。
    朝廷入夢想,弟妹天一涯。
    我亦困羇旅,千古同其悲。
    不忍嗅新菊,惟思詠江蘺。

    938 《和安撫王誠之給事重九日登高詩韻》 宋·虞儔

    登臨興引越山高,醉眼何曾識二豪。
    戲馬向來夸勝餞,臥龍此去記吾曹。
    風前短發還羞杜,筆底新詩欲和陶。
    賴有蛤蜊風味在,固應居士笑盧遨。

    939 《和安撫王誠之給事重九日登高詩韻》 宋·虞儔

    秋雁初飛幾點高,臥龍送目十分豪。
    且容司馬吹紗帽,莫向參軍問騎曹。
    飲吸百川從酩酊,詩驅萬象入甄陶。
    菊花開日重陽是,有暇何妨更一遨。

    940 《和安撫王誠之給事重九日登高詩韻》 宋·虞儔

    眼橫秦望接云高,不獨詩豪酒亦豪。
    豈是過呼韓吏部,未應輕比漢功曹。
    尊空北海懷文舉,菊繞東籬念老陶。
    只恐詔歸天尺五,直須秉燭與公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