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唐教坊曲名。《花庵詞選》云,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宋柳永詞注“仙呂調”,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李煜詞名《謝新恩》。賀鑄詞有“人歸落雁后”句,名《雁后歸》。韓淲詞有“羅帳畫屏新夢悄”句,名《畫屏春》。李清照詞有“庭院深深深幾許”句,名《庭院深深》。
按《樂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體,九十三字一體,汲古閣本俱刻《臨江仙》,今照《花草粹編》校定,一作《臨江仙引》,一作《臨江仙慢》,故不類列。
按《臨江仙》調起于唐時,惟以前后段起句、結句辨體,其前后兩起句七字、兩結句七字者,以和凝詞為主,無別家可校。其前后兩起句七字、兩結句四字、五字者,以張泌詞為主,而以牛希濟詞之起句用韻、李煜詞之前后換韻、顧夐詞之結句添字類列。其前后兩起句俱六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徐昌圖詞為主,而以向子諲詞之第四句減字類列。其前后兩起句俱七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賀鑄詞為主,而以晏幾道詞之第二句添字、馮延巳詞之前后換韻、后段第四句減字、王觀詞之后段第四句減字類列。蓋詞譜專主辨體,原以創始之詞、正體者列前,減字、添字者列后,茲從體制編次,稍詮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數多寡也。他調準此。
雙調小令,唐教坊曲。《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后片六平韻。
雙調小令,唐教坊曲。《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后片六平韻。
臨江仙詞牌名古詩詞(758首)
689
《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元·元好問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
紅妝翠蓋木蘭舟。
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
一尊白酒寄離愁。
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691
《臨江仙 唐子西酒名齊物論,又曰養生主》 元·元好問
誰喚提壺沽美酒,浮生多負歡游。
窗明窗暗百年休。
涼風催雁過,春水帶花流。
仰視浮云空自誑,往還歲月悠悠。
三山那有鳳麟洲。
一杯齊物論,千古醉鄉侯。
692
《臨江仙 孟津河山亭同欽叔賦,因寄希顏兄》 元·元好問
試上古城城上望,水光天影相涵。
都將形勝入高談。
河山君與我,獨恨少髯參。
造化戲人兒女劇,狙公暮四朝三。
百年都合付薰酣。
人家誰有酒,吾與典春衫。
693
《臨江仙 相下與王以道飲,席間走筆為賦·王》 元·元好問
一段江山英秀氣,風流天上星郎。
煙花故國五云鄉。
只知心事在,爭問鬢毛蒼。
千古西陵歌舞地,興來忘卻悲涼。
相逢一醉莫停觴。
東山看老去,湖海永相忘。
700
《臨江仙 西山同欽叔送溪南詩老辛敬之歸女兒》 元·元好問
自笑此身無定在,風蓬易轉孤根。
羨君歸意滿離尊。
眼中茅屋興,稚子已迎門。
回首對床燈火處,萬山深裹孤村。
故人天末賦招魂。
新詩憑寄取,憔悴不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