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西的成語 (127個)

    101

    東揚西

    成語拼音:
    dōng yáng xī dàng
    成語解釋:
    謂飄泊無定。
    成語出處:
    《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見憐,怎樣著落妹子死后魂靈,不至東揚西蕩。”
    102

    東央西

    成語拼音:
    dōng yāng xī gào
    成語解釋:
    謂到處懇求。
    成語出處: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李甲]口里雖如此說,心中割舍不下,依舊又往外邊東央西告,只是夜里不進院門了。”
    103

    東游西

    成語拼音:
    dōng yóu xī guàng
    成語解釋:
    同“東游西蕩”。
    成語出處: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四人幫’橫行時,有些學生基本上不上課,東游西逛,學得‘油腔滑調’。”
    104

    東央西

    成語拼音:
    dōng yāng xī měi
    成語解釋:
    謂到處懇求請托。
    成語出處:
    《歧路燈》第八四回:“王象藎承主母之命,遵依程公條例,東央西浼,托產行尋售主。”
    105

    東怨西

    成語拼音:
    dōng yuàn xī nù
    成語解釋:
    謂任意指責別人。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須求趨競,不顧羞慚,比較材能,斟量功伐,厲色揚聲,東怨西怒;或有協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喧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盜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106

    待月西

    成語拼音:
    dài yuè xī xiāng
    成語解釋:
    謂情人私相約會。
    成語出處:
    唐 元稹《月明三五夜》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107

    東掩西

    成語拼音:
    dōng yǎn xī zhē
    成語解釋:
    謂左右遮掩,隱瞞真相。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七:“別件事,或者有些東扯西拽,東掩西遮,東三西四,不容易說話。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108

    東走西

    成語拼音:
    dōng zǒu xī gù
    成語解釋:
    比喻顧慮多。
    成語出處:
    《古詩源》卷三:“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109

    東撙西

    成語拼音:
    dōng zǔn xī jié
    成語解釋:
    謂從各方面節省。
    成語出處:
    郭沫若《塔·萬引》:“他在這樣躊躕時,他的家計卻一天一天地逼迫攏來了,虧他的夫人挖肉補瘡,東撙西節地還能勉強維持著。“
    110

    東張西

    成語拼音:
    dōng zhāng xī qù
    成語解釋:
    同“東張西望”。
    成語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只見前面一個人搖擺將來,見張貢生帶了一伙家人東張西覷,料他是個要嫖的勤兒沒個幫的人,所以遲疑。”
    111

    東征西

    成語拼音:
    dōng zhēng xī tǎo
    成語解釋:
    指四處出戰征伐。
    成語出處:
    唐 楊炯《左武衛將軍成安子崔獻行狀》:“至如出車授鉞,東征西討,孤虛向背。”
    112

    東支西

    成語拼音:
    dōng zhī xī wú
    成語解釋:
    謂說話辦事含糊敷衍。
    成語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下第三局時,頻頻以目送情。小道人會意,仍舊東支西吾,讓他過去。”
    113

    東遮西

    成語拼音:
    dōng zhē xī yǎn
    成語解釋:
    指左右遮掩,隱瞞真相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別件事,或者有些東扯西拽,東遮西掩,東三西四,不容易說話。”
    114

    東征西

    成語拼音:
    dōng zhēng xī yuàn
    成語解釋:
    語本《書·仲虺之誥》:“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賞……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謂商湯向一方征伐,則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來解救自己。后因以“東征西怨”謂帝王興仁義之師為民除害,深受百姓擁戴。
    成語出處:
    語出《書·仲虺之誥》:“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賞……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115

    東走西

    成語拼音:
    dōng zǒu xī zhuàng
    成語解釋:
    同“東奔西撞”。
    成語出處:
    《四游記·華光鬧東岳廟》:“聞你不是好人,東走西撞,無事不為,今來我東岳廟則甚。”
    116

    東張西

    成語拼音:
    dōng zhāng xī zhāng
    成語解釋:
    同“東張西望”。
    成語出處:
    方志敏《可愛的中國》:“三人擠在一個艙角里,看他們的眼睛,偷偷地東張西張的神氣。”
    117

    袞衣西

    成語拼音:
    gǔn yī xī guī
    成語解釋:
    袞衣:古代君王穿的禮服;西:向西;歸:回來。立下赫赫戰功,官拜高位回來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簡文帝咸安元年》:“新政俟才,宜速銓補,俟東方化洽,當袞衣西歸。”
    118

    駕鶴西

    成語拼音:
    jià hè xī yóu
    成語解釋:
    死的婉稱。
    成語出處:
    鄧友梅《那五》:“過老太太言而有信,這事辦完不久就駕鶴西游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來。”
    119

    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成語拼音:
    jīn wū xī zhuì,yù tù dōng shēng
    成語解釋:
    金烏:太陽;墜:落下;玉兔:月亮。太陽落山,月亮升起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3回:“一路說,一路行,不多時,早已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120

    剪燭西

    成語拼音:
    jiǎn zhú xī chuāng
    成語解釋:
    原指思念遠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語。后泛指親友聚談。
    成語出處: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第三個字是西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