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虎的成語 (102個)
-
81
母老虎
- 成語拼音:
- mǔ lǎo hǔ
- 成語解釋:
- 雌性虎。借指潑婦或刁婦
- 成語出處:
- 老舍《柳屯的》:“我曾經作過一個噩夢,夢見一個母老虎,臉上擦著鉛粉。”
-
82
猱搔虎癢
- 成語拼音:
- náo sāo hǔ yǎng
- 成語解釋:
- 猱:猴。猱替老虎搔癢。形容表面曲意奉承,暗箭傷人
- 成語出處:
- 《賢弈編》:“虎首癢,則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覺也。”
-
83
鼠技虎名
- 成語拼音:
- shǔ jì hǔ míng
- 成語解釋:
- 只有老鼠之流的雕蟲小技敢冒老虎的威名。指當權者作威作福欺壓百姓
- 成語出處:
- 《雪濤小說》:“夫至于挾鼠技,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輩。”
-
84
身寄虎吻
- 成語拼音:
- shēn jì hǔ wěn
- 成語解釋:
- 謂把身子置于老虎嘴邊。比喻處境極其危險。
- 成語出處:
- 晉·桓彝《薦譙無彥表》:“兇命屢招,奸威乃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
-
85
貪如虎狼
- 成語拼音:
- tān rú hǔ láng
- 成語解釋:
- 像猛虎和惡狼一樣貪婪。形容貪婪無厭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志公和尚大乘贊》:“心行貪如虎狼。”
-
86
委肉虎蹊
- 成語拼音:
- wěi ròu hǔ xī
- 成語解釋:
- 委:拋棄;蹊:小路。把肉丟在餓虎經過的路上。比喻處境危險,災禍即將到來。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燕策三》:“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
-
87
熊據虎跱
- 成語拼音:
- xióng jù hǔ sh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群雄割據的形勢。
- 成語出處:
- 漢·陳琳《檄吳將部曲文》:“自董卓作亂,以迄于今,將三十載,其間豪桀縱橫,熊據虎跱,強如二袁,勇如呂布,跨州連郡,有威有名,十有余輩。”
-
88
舄烏虎帝
- 成語拼音:
- xì wū hǔ dì
- 成語解釋:
- 因“舄”與“烏”、“虎”和“帝”字形相近,同經傳抄,容易寫錯。指文字抄傳錯誤。
- 成語出處:
- 《埤雅》:“舄九寫而為烏,虎三寫而為帝,言書之轉易如此。”
-
89
熊腰虎背
- 成語拼音:
- xióng yāo hǔ bèi
- 成語解釋:
- 腰粗壯如熊,背寬厚如虎。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飛刀對箭》:“這廝倒是一條好漢,狗背驢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
90
燕頷虎頸
- 成語拼音:
- yàn hàn hǔ jǐng
- 成語解釋:
- 頷:下巴頦。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
-
91
燕頷虎頭
- 成語拼音:
- yàn hàn hǔ tóu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將、勇士。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回:“軒軒云霞氣色,凜凜霜雪威棱。熊腰虎背勢嶙纈,燕頷虎頭雄俊。”
-
92
燕頷虎須
- 成語拼音:
- yàn hàn hǔ xū
- 成語解釋:
- 形容相貌威武。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
93
鷹瞵虎攫
- 成語拼音:
- yīng lín hǔ jué
- 成語解釋:
- 見“鷹瞵虎視”。
- 成語出處:
- 趙漢卿《宣言書》:“列強鷹瞵虎攫,日迫一日,動輒以兵事相恐嚇。”
-
94
羊落虎口
- 成語拼音:
- yáng luò hǔ kǒu
- 成語解釋:
- 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險境,很難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 成語出處:
- 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楊,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這個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
95
鷹瞵虎視
- 成語拼音:
- yīng lín hǔ shì
- 成語解釋:
- 像鷹和虎一樣兇狠貪婪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論私德》二:“俄羅斯政府,以鷹瞵虎視之勢,震懾五陸,而其人民稱罪惡之府,黑暗無復天日,(日本人有《露西亞亡國論》,窮形盡相。)亦生計沈窘之影響也。”
-
96
羊入虎群
- 成語拼音:
- yáng rù hǔ qún
- 成語解釋:
- 比喻好人落入壞人的手中,處境極端危險。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九娘》:“竊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
97
鷹視虎步
- 成語拼音:
- yīng shì hǔ bù
- 成語解釋:
- 見“鷹視狼步”。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吾觀喜之為人鷹視虎步,專功殺之性,不可親也。”
-
98
鷹揚虎噬
- 成語拼音:
- yīng yáng hǔ shì
- 成語解釋:
- 如鷹飛揚,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揚威,窮兇極惡。
- 成語出處:
- 明·陶宗儀《輟耕錄·闌駕上書》:“散散、王士宏等,不體圣天子撫綏元元之意,鷹揚虎噬,雷厲風飛。”
-
99
鷹揚虎視
- 成語拼音:
- yīng yáng hǔ shì
- 成語解釋:
- 象鷹那樣飛翔,如虎一般雄視。形容十分威武。
- 成語出處:
- 《詩經·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周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三國魏·應璩《與侍郎曹長思書》:“王肅以宿德顯授,何曾以后進見拔,皆鷹揚虎視,有萬里之望。”
-
100
羊質虎皮
- 成語拼音:
- yáng zhì hǔ pí
- 成語解釋: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成語出處:
- 西漢 揚雄《法言 吾子》:“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 第三個字是虎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