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自的成語 (327個)

    241

    逍遙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zì yú
    成語解釋:
    謂無拘無束,得其樂。
    成語出處:
    唐·李玨《唐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池臺琴酒,逍遙娛,賢士大夫,尚其軌躅。”
    242

    逍遙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zì zài
    成語解釋:
    逍遙:悠閑得的樣子;在:由;舒適。形容悠然得;在。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遠眺》:“飛鳥滅時宜極目,遠風來處好開襟,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在心。”
    243

    消遙

    成語拼音:
    xiāo yáo zì zài
    成語解釋:
    指逍遙得。
    成語出處:
    明謝讜《四喜記 親憶瓊英》:“你看那人踏雪尋梅,那人寒江獨釣,何等消遙在。”
    244

    享帚

    成語拼音:
    xiǎng zhǒu zì zhēn
    成語解釋:
    語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物雖微劣,而視為寶。
    成語出處:
    語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245

    擁兵

    成語拼音:
    yōng bīng zì gù
    成語解釋:
    擁有掌握軍隊的權力,以鞏固己的地位。
    成語出處:
    唐·李延壽《北史·齊本紀上》:“書至,無點,景不至。又聞神武疾,遂擁兵固。”
    246

    嬰城

    成語拼音:
    yīng chéng zì bǎo
    成語解釋:
    嬰:圍繞;嬰城:據城。據守城池牢固設防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備倭事略》:“迄今逾月,其勢益橫,州縣廑廑嬰城保。”
    247

    嬰城

    成語拼音:
    yīng chéng zì shǒu
    成語解釋:
    嬰:圍繞;嬰城:據城。據守城池牢固設防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送太倉熊侯之任光州序》:“一旦倭奴來海外,吏非素備,嬰城守,惴惴不能保。”
    248

    飲醇

    成語拼音:
    yǐn chún zì zuì
    成語解釋:
    醇:濃酒。比喻與寬厚人交,不覺心醉。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與周公謹交,若飲醇醪,不覺醉。”
    249

    運掉

    成語拼音:
    yùn diào zì rú
    成語解釋:
    謂運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練然。
    成語出處:
    王國維《人間詞話》五三:“提要駁之,謂猶能舉七十斤者,舉百斤則蹶,舉五十斤則運掉如,其言甚辨。”
    250

    應付

    成語拼音:
    yìng fù zì rú
    成語解釋:
    處理事情從容不迫;毫不費力。
    成語出處:
    鄒韜奮《經歷 英文的學習》:“你在上課前僅僅查了生字,讀了一兩遍是不夠的,必須完全了解全課的情節,才能胸有成竹,應付如。”
    251

    養虎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bì
    成語解釋:
    見“養虎嚙”。
    成語出處: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們養虎斃,作繭纏。”
    252

    養虎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cán
    成語解釋:
    見“養虎嚙”。
    成語出處:
    《魏書·羯胡石虎傳》:“丞相便相凌蹈,恐國祚之滅不復久矣。真可謂養虎殘者也。”
    253

    養虎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niè
    成語解釋:
    嚙:咬。養老虎,咬傷己。比喻縱容敵人而受其害。
    成語出處:
    《洛陽伽藍記 建中寺》:“養虎嚙,長虺成蛇。”
    254

    引虎

    成語拼音:
    yǐn hǔ zì wèi
    成語解釋:
    引:招引。引來老虎,保衛己。比喻企圖依仗惡人,結果反受其害。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嚴顏在巴郡,聞劉璋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衛者也!’”
    255

    養虎遺患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yí huàn
    成語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留后患。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遺患’也。”
    256

    養虎貽災

    成語拼音:
    yǎng hǔ zì yí zāi
    成語解釋:
    比喻縱容敵人,留后患。同“養虎遺患”。
    成語出處: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虎貽災。”
    257

    引決

    成語拼音:
    yǐn jué zì cái
    成語解釋:
    引決:同“引訣”,殺;裁:殺。指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財(裁)。”
    258

    引狼

    成語拼音:
    yǐn láng zì wèi
    成語解釋:
    猶言引虎衛。
    成語出處:
    王樹楠《武漢戰紀》:“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論諫,且有引狼衛之喻。”
    259

    燕幕

    成語拼音:
    yàn mù zì ān
    成語解釋:
    比喻處危境而不知。
    成語出處:
    清·柯超《辛壬瑣記》:“[太平軍]特于郡城北門外沿江一帶建筑炮臺數座,城上排列大炮,尚欲逞螳臂之力,燕幕安。”
    260

    意氣

    成語拼音:
    yì qì zì dé
    成語解釋:
    意氣:意態,氣概;得:覺得意。形容驕傲滿、洋洋得意的樣子
    成語出處:
    《魏書·北海王子顥傳》:“兄顥入洛,成敗未分,便以意氣得為時人所笑。”
    * 第三個字是自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