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自的成語 (327個)

    181

    螳臂

    成語拼音:
    táng bì zì xióng
    成語解釋:
    螳螂奮舉腿臂想去阻擋車輪。比喻不量力,狂妄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若螳臂雄,鵝癡不遜,天兵一下,玉石俱焚。”
    182

    談噱

    成語拼音:
    tán jué zì ruò
    成語解釋:
    噱:大笑;若:跟平常一樣。指和平常一樣有說有笑。形容態度
    成語出處:
    明·焦竑《玉堂叢語·籌策》:“密賄永左右,俱得其歡心。甩晨起直登永床,與語,談噱若。”
    183

    唾面

    成語拼音:
    tuò miàn zì gān
    成語解釋:
    別人往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干。形容受了污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婁師德傳》:“其弟守代州,辭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潔之乃已。’師德曰:‘未也,潔之,是違其怒,正使干耳。’”
    184

    聽其便

    成語拼音:
    tīng qí zì biàn
    成語解釋:
    聽:聽任。聽任它然發展與行動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請豁除舊禁招徠華民疏》:“中國出洋之民數百萬,粵人以傭工為較多,其俗里雖賤視之,尚能聽其便,衣食之外,頗積余財。”
    185

    聽其

    成語拼音:
    tīng qí zì liú
    成語解釋:
    指不加約束、引導,聽任由發展。
    成語出處:
    《淮南子 修務訓》:“聽其流,待其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186

    聽其

    成語拼音:
    tīng qí zì rán
    成語解釋:
    聽任它然發展;不去過問。形容放任流。也指尊重客觀規律。聽:聽憑。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輝也不懊悔,聽其然,每日在牛公庵看書。”
    187

    陶然

    成語拼音:
    táo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己覺得快意。
    成語出處:
    宋·蘇軾《楊繪可知徐州》:“坐廢十年,陶然得。”
    188

    恬然

    成語拼音:
    tián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恬然:安靜舒適的樣子;得:覺得意。形容心情安靜、舒適
    成語出處:
    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野老清淡,恬然得。”
    189

    泰然

    成語拼音:
    tài rán zì dé
    成語解釋:
    指身體感到不尋常的舒適的滿足
    成語出處:
    190

    泰然

    成語拼音:
    tài rán zì ruò
    成語解釋:
    泰然:鎮靜的樣子;若:跟平常一樣。形容碰上意外、嚴重或緊急的情況;能沉著鎮靜;不慌不忙。
    成語出處:
    《金史 顏盞門都傳》:“有敵忽來,雖矢石至前,泰然若。”
    191

    坦然

    成語拼音:
    tǎn rán zì ruò
    成語解釋:
    態度安詳,一如常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寶釵原不妄言輕動,便此時亦是坦然若。”?
    192

    恬然

    成語拼音:
    tián rán zì zú
    成語解釋:
    謂胸中恬淡,無處不感到滿足。
    成語出處:
    《西湖佳話·孤山隱跡》:“故和靖能高臥孤山,而足跡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從無一日不恬然足,誠甘心于隱,而非假借也。”
    193

    退食

    成語拼音:
    tuì shí zì gōng
    成語解釋:
    減膳以示節儉。謂操守廉潔。
    成語出處:
    《詩經·召南·羔羊》:“退食公,委蛇委蛇。”
    194

    頭梢

    成語拼音:
    tóu shāo zì lǐng
    成語解釋:
    己扯著頭發。比喻討苦吃,找麻煩。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體面妝沉,把頭梢領。”
    195

    頭稍

    成語拼音:
    tóu shāo zì lǐng
    成語解釋:
    見“頭梢領”。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老姑娘手把著頭稍領,索什么囑咐叮嚀。”
    196

    陶陶

    成語拼音:
    táo táo zì dé
    成語解釋:
    得:己覺得快意。己覺得舒暢快樂
    成語出處:
    宋·林正夫《括沁園春》:“但無思無慮,陶陶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
    197

    談笑

    成語拼音:
    tán xiào zì ruò
    成語解釋:
    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若:跟平常一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甘寧傳》:“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若。”
    198

    談笑

    成語拼音:
    tán xiào zì rú
    成語解釋:
    和平常一樣有說有笑。形容態度然。
    成語出處:
    宋 陳師道《后山談叢》卷一:“契丹犯澶淵,急書日至,一夕凡五至,萊公不發封,談笑如。”
    199

    嗒焉

    成語拼音:
    tà yān zì sàng
    成語解釋:
    嗒焉:沮喪的樣子。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喪氣的心態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
    200

    無病

    成語拼音:
    wú bìng zì jiǔ
    成語解釋:
    灸:灼,多指中醫用艾葉等灼燒身體某一部分的醫療方法。比喻找苦吃或尋煩腦。
    成語出處:
    《莊子·盜跖》:“柳下季曰:‘跖得無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炙也。’”
    * 第三個字是自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