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相的成語 (342個)
-
321
踵跡相接
- 成語拼音:
- zhǒng jì xiāng jiē
- 成語解釋:
- 同“踵趾相接”。
- 成語出處:
- 清·昭梿《嘯亭雜錄·梁提督》:“自叢嵐疊嶂間以刀掘路,士卒各懷一鐵釘,踵跡相接,攀釘而上。”
-
322
總角相交
- 成語拼音:
- zǒng jiǎo xiāng jiāo
- 成語解釋:
- 總角:古代兒童把頭發向上束成小髻,指童年。小時候就很要好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張揚《第二次握手》:“在臨終的病床上,葉楚波顫巍巍地向孩提時代總角相交的故人托孤,要求蘇鳳麒把玉菡撫養成人。”
-
323
針芥相投
- 成語拼音:
- zhēn jiè x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因以“針芥相投”謂相投契。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
-
324
眾口相傳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xiāng chuán
- 成語解釋:
- 眾人輾轉述說。見“眾口交傳”。
- 成語出處:
-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禮部的調查毫無結果,于是只能回奏:當時眾口相傳,首先訛傳者無法查明。”
-
325
杖履相從
- 成語拼音:
- zhàng lǚ xiāng cóng
- 成語解釋:
- 指追隨左右。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和》之七:“門生與兒子,杖履聊相從。”
-
326
銖兩相稱
- 成語拼音:
- zhū liǎng xiāng chēng
- 成語解釋:
- 見“銖兩悉稱”。
- 成語出處:
- 茅盾《大題小解》:“于是指出何者為適如其分,銖兩相稱,何者被強調了非特殊點而忽略了特殊點,何者甚至被拉扯為‘四不像’。“
-
327
舳艫相接
- 成語拼音:
- zhú lú xiāng jiē
- 成語解釋:
- 舳:船尾;艫:船頭。形容船與船相接,數量多
- 成語出處:
- 《隋書·食貨志》:“帝御龍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給樓船,九品以上給黃篾舫,舳艫相接,二百余里。”
-
328
舳艫相繼
- 成語拼音:
- zhú lú xiāng jì
- 成語解釋:
- 舳:船尾。艫:船頭。指船首尾相接,數量很多。亦作“舳艫相接”。
- 成語出處:
- 唐·韓偓《開河記》:“時舳艫相繼,連接千里,自大梁至淮江,聯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
-
329
子母相權
- 成語拼音:
- zǐ mǔ xiāng quán
- 成語解釋:
- 子母:古代稱錢幣重的為母,輕的為子。比喻輕重并行,維持一定的平衡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周語》:“貨幣之重者、大者為母,輕者、小者為子。幣輕物貴,推行重幣以市貴物,稱母權子;幣重物輕,推行輕幣以市賤物,亦不廢重,稱之權母。”
-
330
指囷相贈
- 成語拼音:
- zhǐ què xiāng zèng
- 成語解釋:
- 囷:圓形的谷倉。指著谷倉里的糧食,表示要捐贈給他人。形容慷慨資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贈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寬心住數日,待江北探細的回,別有區處。’”
-
331
雜然相許
- 成語拼音:
- zá rán xiāng xǔ
- 成語解釋:
- 雜然:紛紛地;許:贊同。紛紛地表示贊成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北山愚公……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
-
332
踵武相接
- 成語拼音:
- zhǒng wǔ xiāng jiē
- 成語解釋:
- 同“踵趾相接”。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跋焦伯強帖》:“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發絲粟之才,皆得以牽連成就,況且伯強之卓然能自見者乎!”
-
333
敩學相長
- 成語拼音:
- zuàn xué xiā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謂教與學相互促進。
- 成語出處:
- 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責善》:“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五,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蓋敩學相長也。”
-
334
朝夕相處
- 成語拼音:
- zhāo xī xiāng chǔ
- 成語解釋:
- 從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關系密切。
- 成語出處:
- 孫犁《秀露集·序》:“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過是因為與我朝夕相處,耳聞目染的結果。”
-
335
枝葉相持
- 成語拼音:
- zhī yè xīng chí
- 成語解釋:
- 比喻相互扶助。
- 成語出處:
- 《漢書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虎厄漚河洛之間,分為二周圍……既于王赧,降為庶人,用天年終。號位已絕于天下,沿猶枝葉相持,莫得居其虛位,海內無主,三十余年。”
-
336
趾踵相錯
- 成語拼音:
- zhǐ zhǒng xiāng cuò
- 成語解釋:
- 見“趾踵相接”。
- 成語出處:
-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革命制造廠》:“棄家逃威,望門投止者,趾踵相錯。”
-
337
輾轉相傳
- 成語拼音:
- zhǎn zhuǎn xiāng chuán
- 成語解釋:
- 輾轉:多次轉移。指多次轉移傳送
- 成語出處:
- 巴金《懷念·憶施居甫》:“影響不論大小,輾轉相傳,永遠有人受益,而且生命永在,撒布生命的人也可以不朽。”
-
338
指奏相反
- 成語拼音:
- zhǐ zòu xiāng fǎn
- 成語解釋:
- 指奏:旨趣。旨趣相反,各執己見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齊俗》:“故百家之言,指奏相反,其合道一體也。”
-
339
踵趾相接
- 成語拼音:
- zhǒng zhǐ xiāng jiē
- 成語解釋:
- 謂腳跡相連。形容人數眾多,接連不斷。
- 成語出處:
- 楊天石《黃遵憲》:“黃遵憲盛贊他們‘前仆后起,踵趾相接,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
340
踵足相接
- 成語拼音:
- zhǒng zú xiāng jiē
- 成語解釋:
- 同“踵趾相接”。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答列卿毛介川書》:“今之士大夫,冠纓相摩,踵足相接,一時號為交游者,蓋不少矣。”
* 第三個字是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