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 (743個)

    721

    恣睢

    成語拼音:
    zì suī wú jì
    成語解釋:
    形容任意作惡;毫顧忌。恣睢:放縱;兇暴;忌:顧忌;畏懼。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游燕宮觀,恣意所欲,其樂比。”
    722

    走身

    成語拼音:
    zǒu shēn wú lù
    成語解釋:
    路可走。比喻身陷絕境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公子道:‘今走身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見你了。’”
    723

    嘴上毛,辦事不牢

    成語拼音:
    zuǐ shàng wú máo,bàn shì bù láo
    成語解釋:
    指年輕人辦事不老練與牢靠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5回:“俗語說道,‘嘴上毛,辦事不牢’,像你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會冤枉人的了?”
    724

    真實

    成語拼音:
    zhēn shí wú wàng
    成語解釋:
    妄:荒誕、荒謬。形容真實可靠,絕不荒謬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誠者天之道也。”朱熹集句:“誠者,真實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
    725

    坐樹

    成語拼音:
    zuò shù wú yán
    成語解釋:
    見“坐樹不言”。
    成語出處:
    《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726

    走投

    成語拼音:
    zǒu tóu wú jì
    成語解釋:
    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
    成語出處:
    元·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似這雪呵教凍蘇秦走投計,王子猷也曾訪戴空回。”
    727

    走頭

    成語拼音:
    zǒu tóu wú lù
    成語解釋:
    絕路。比喻陷入絕境,沒有出路。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五六回:“徐寧妻子并兩個婭嬛,如熱鏊子上螞蟻,走頭路。不茶不飯,慌做一團。”
    728

    走投

    成語拼音:
    zǒu tóu wú lù
    成語解釋:
    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絕境。
    成語出處: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
    729

    諸行

    成語拼音:
    zhū xíng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佛家語。指萬物變化多端。比喻人生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諸行常,是生是滅,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730

    轉徙

    成語拼音:
    zhuǎn xǐ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徙:遷徙。轉移遷徙沒有規律。指行蹤不定
    成語出處:
    明·揭喧《兵經百篇·糧字》:“行千里則運流兼,轉徙常則運糧兼。”
    731

    恣行

    成語拼音:
    zì xíng wú jì
    成語解釋:
    恣:放縱,拘束;忌:顧忌,畏懼。形容隨意作惡,毫顧忌
    成語出處: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壞人靠著冰山,恣行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憐。”
    732

    直言

    成語拼音:
    zhí yán wú huì
    成語解釋:
    直率地說話,所隱諱。
    成語出處:
    語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論人也,見賢而進士,不同君所欲;見不善而廢之,不辟君所愛;行已而私,直言而諱。”
    733

    主一

    成語拼音:
    zhǔ yī wú shì
    成語解釋:
    專一,雜念。
    成語出處:
    《二程·粹言》卷上:“或問敬子曰:‘主一之謂敬。何謂一?’子曰:‘適之謂一。’”《論語·學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適之謂。”
    734

    直言

    成語拼音:
    zhí yán wú yǐn
    成語解釋:
    直言諱。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臣不忍坐視君國之危亡,故敢直言隱。”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三回:“年兄宜直言隱,某亦有肺腑相通。”
    735

    孜孜

    成語拼音:
    zī zī wú dài
    成語解釋:
    同“孜孜不怠”。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貴而好禮,怡寄典墳,雖牽以物役,孜孜怠,乃撰《四部要略》。”
    736

    正直

    成語拼音:
    zhèng zhí wú ē
    成語解釋:
    阿:曲從,迎合。為人處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
    737

    孜孜

    成語拼音:
    zī zī wú juàn
    成語解釋:
    同“孜孜不倦”。
    成語出處:
    《南史·范泰傳》:“泰博覽篇籍,好為文章,愛獎后生,孜孜倦。”
    738

    粥粥

    成語拼音:
    zhōu zhōu wú néng
    成語解釋:
    粥粥:柔弱能的樣子。形容謙卑、柔弱而沒有能力。
    成語出處:
    《禮記 儒行》:“其難進而易退也,粥粥若能也。”
    739

    知足

    成語拼音:
    zhī zú wú qiú
    成語解釋:
    人知道滿足就不會有過多的貪求
    成語出處:
    晉·葛洪《神仙傳》:“車服咸儀,知足求。”
    740

    正直

    成語拼音:
    zhèng zhí wú sī
    成語解釋:
    為人做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成語出處: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孔穎達疏:“襄七年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