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 (743個)

    621

    一諾

    成語拼音:
    yī nuò wú cí
    成語解釋:
    一口答應,沒有二話。
    成語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第四回:“再沒有再薦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諾辭,就同六事鬼去揀了一個黃道好日。”
    622

    有年

    成語拼音:
    yǒu nián wú yuè
    成語解釋:
    謂日子拖得長久,沒有確定的期限。
    成語出處:
    蔡東藩《后漢演義》第二回:“百姓又怕當兵,最怕輸糧……舟子車夫,又沒有多少工資,統皆畏縮不前,眼見得有年月,不能成事。”
    623

    眼內

    成語拼音:
    yǎn nèi wú zhū
    成語解釋:
    比喻不識貨或看不出好壞。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內珠。”
    624

    掩其

    成語拼音:
    yǎn qí wú bèi
    成語解釋:
    掩:掩襲;備:防備。稱乘敵方毫防備時進行突襲。
    成語出處:
    《孫子·計篇》:“攻其備,出其不意。”
    625

    有去

    成語拼音:
    yǒu qù wú huí
    成語解釋: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成語出處: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回了!”
    626

    有氣

    成語拼音:
    yǒu qì wú lì
    成語解釋:
    氣:氣息;聲音;力:力氣;精神。形容氣力衰弱;精神疲憊;有時形容做事沒有勁頭。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正不知艙中,另有個替吃飯的,還餓得有氣力哩。”
    627

    鴉鵲

    成語拼音:
    yā què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靜。同“鴉雀聲”。
    成語出處:
    《痛史》第二回:“此時只覺得靜悄悄的鴉鵲聲。”
    628

    雅雀

    成語拼音:
    yǎ què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靜默之極。雅,“鴉”的古字。
    成語出處:
    《廿世紀女界文明燈》彈詞:“文櫻宣讀報告,臺下靜聽,一時雅雀聲的,但聞時鐘叮當。”
    629

    有屈

    成語拼音:
    yǒu qū wú shēn
    成語解釋:
    屈:委屈,冤枉。蒙受冤枉而法伸訴
    成語出處:
    明·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當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伸。”
    630

    鴉雀

    成語拼音:
    yā què wú wén
    成語解釋:
    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不想步入院中,鴉雀聞,一并連兩只仙鶴在芭蕉下都睡著了。”
    631

    有氣

    成語拼音:
    yǒu qì wú yān
    成語解釋:
    形容家中非常貧困,米下鍋。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自從那李甲在此,混帳一年有余,莫說新客,連舊主顧都斷了。分明接了個鍾馗老,連小鬼也沒得上門,弄得老娘一家人家,有氣煙,成什么模樣!”
    632

    優柔

    成語拼音:
    yōu róu wú duàn
    成語解釋:
    優柔:遲疑不決;斷:決斷。指做事猶豫,缺乏決斷
    成語出處: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第十卷:“又云‘杳杳煙波隔千里,白頻香散東風起,日落汀洲一望時,愁情不斷如春水。’觀此語意,疑若優柔斷者。”
    633

    于事

    成語拼音:
    yú shì wú bǔ
    成語解釋:
    對事情毫補益
    成語出處:
    丁玲《風雨中憶蕭紅》:“但徒勞的熱情雖然常常于事補,然在個人仍可得到一種心安。”
    634

    有死

    成語拼音:
    yǒu sǐ wú èr
    成語解釋:
    表示意志堅定,雖死不變。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有死二。”
    635

    疑事

    成語拼音:
    yí shì wú gōng
    成語解釋:
    工作信心不足,就不會有效果。
    成語出處: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成,疑事功。”
    636

    疑事功,疑行

    成語拼音:
    yí shì wú gōng,yí xíng wú míng
    成語解釋:
    疑:疑慮。行動有疑慮就不會成功,做事有疑慮就沒有效果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臣聞之:疑事功,疑行名。”
    637

    一時

    成語拼音:
    yī shí wú liǎng
    成語解釋:
    兩:沒有第二個。即沒有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53回:“況且良娣姿色,也是一時兩,更兼與肅宗患難相依,事事能先意承旨,怪肅宗格外鐘情。”
    638

    永世

    成語拼音:
    yǒng shì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永世:永遠。永遠沒有窮盡。
    成語出處:
    《尚書·微子之命》:“作賓于王家,與國咸休,永世窮。”
    639

    永永

    成語拼音:
    yǒng shì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永永:永遠。永遠沒有窮盡。
    成語出處:
    《漢書 景帝紀》:“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萬世,永永窮。”
    640

    有聲

    成語拼音:
    yǒu shēng wú qì
    成語解釋:
    ①形容人氣息奄奄。②形容說話精打采。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一:“王祿多說了幾句話,漸漸有聲氣,挨到黃昏,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嗚呼哀哉,伏維尚饗。”
    * 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