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 (743個)

    561

    喜怒

    成語拼音:
    xǐ nù wú cháng
    成語解釋:
    常:一定;常:變化不定。一會兒高興 ;一會兒發怒;變化不定。指人的性情多變;叫人捉摸不透。
    成語出處:
    《魏書 楊大眼傳》:“征淮堰之役,喜怒常。”
    562

    喜怒

    成語拼音:
    xǐ nù wú chǔ
    成語解釋:
    處:定,常。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生氣。情緒變化
    成語出處:
    春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誣徒》:“喜怒處,言談日易。”
    563

    相去

    成語拼音:
    xiāng qù wú jǐ
    成語解釋:
    去:距離;幾:沒有多少。指二者距離不遠或差別不大。
    成語出處:
    錢鐘書《圍城》:“斜川的將略跟一般儒將相去幾,而他的詩即使不是儒將做的,也算得好了。”
    564

    刑期

    成語拼音:
    xíng qī wú xíng
    成語解釋: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成語出處:
    語出《書 大禹謨》:“刑期于刑。”
    565

    行若

    成語拼音:
    xíng ruò wú shì
    成語解釋:
    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靜;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若:好像。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萬太尊說罷,行若事。”
    566

    行所

    成語拼音:
    xíng suǒ wú shì
    成語解釋:
    行:行動。行動上好像沒有事情發生似的。形容臨危不懼,態度鎮定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7回:“‘我不怕!他要告,先拿他們辦了再說……’萬太尊說罷,行所事。”
    567

    削鐵

    成語拼音:
    xuē tiě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刀劍鋒利。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刃兒薄,尖兒長,靶兒短,削鐵聲,吹毛過刃。”
    568

    學問止境

    成語拼音:
    xué wèn wú zhǐ jìng
    成語解釋:
    止境:盡頭。學問是沒有盡頭的
    成語出處:
    569

    纖悉

    成語拼音:
    xiān xī wú yí
    成語解釋:
    纖悉:細微詳盡;遺:遺漏。一點都沒有遺漏。
    成語出處:
    唐 李玨《唐丞相太子少師牛僧孺神道碑銘序》:“自嬰疾至于捐館,談笑語言,宴居自若,口占理命,纖悉遺。”
    570

    薰蕕

    成語拼音:
    xūn yóu wú biàn
    成語解釋:
    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類;辨:明察。分不清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惡好壞不分,是非混淆
    成語出處:
    唐·陸贄《又論進瓜果人擬官狀》:“薰蕕辨,涇渭不分,二紀于茲,莫之能整。”
    571

    行蹤

    成語拼音:
    xíng zōng wú dìng
    成語解釋:
    行蹤:行動的蹤跡。指在各處來往出沒,沒有固定處所。
    成語出處:
    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一回:“出家人行蹤定,待貧道自去尋來。”
    572

    胸中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wú mò
    成語解釋:
    胸中沒有墨水。比喻學識淺薄
    成語出處:
    宋·吳子良《林下偶談》:“俚俗謂不能文者為胸中墨,蓋亦有據。”
    573

    心中

    成語拼音:
    xīn zhōng wú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不太了解或處理事情沒有把握。數:數目;指掌握的實際情況。
    成語出處:
    蔣和森《風蕭蕭 沖天記一》:“他雖然素稱'博學',熟讀經史,可是對此卻心中數。”
    574

    胸中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wú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了解不清楚,心里沒有底。
    成語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
    575

    一般

    成語拼音:
    yi ban wu er
    成語解釋:
    完全一樣,沒有一點兒不同。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五回:“縱是一根藤上結的,也有個大小不同,偏正不一,卻怎么一般二?”
    576

    有備

    成語拼音:
    yǒu bèi wú huàn
    成語解釋:
    備:防備;患:患難;災禍。事先有防備就可能避免災禍。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患。”
    577

    有才

    成語拼音:
    yǒu cái wú mìng
    成語解釋: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成語出處:
    唐 杜甫《寄狄明府博濟》詩:“比看書父四十人,有才命百寮底。”
    578

    遺臭

    成語拼音:
    yí chòu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謂壞名聲永遠流傳下去,而窮盡之日。
    成語出處:
    金·元好問《即事》詩:“燃臍易盡嗟何及,遺臭窮古未聞。”
    579

    野調

    成語拼音:
    yě diào wú qiāng
    成語解釋:
    形容言行放肆,沒有禮貌。
    成語出處:
    《白雪遺音 馬頭調 九盡寒退》:“橫吹短笛,一聲一聲把春歌唱,野調腔。”
    580

    眼底

    成語拼音:
    yǎn dǐ wú rén
    成語解釋:
    眼睛里沒有別人。形容狂傲自大,瞧不起人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那兩個是嫡親兄弟……多是少年豪氣,眼底人之輩。”
    * 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