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 (743個)

    181

    昏庸

    成語拼音:
    hūn yōng wú dào
    成語解釋:
    糊涂平庸,兇狠殘暴,不講道義,多用指糊涂能且殘暴兇狠的帝王。
    成語出處: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25回:“言楊太后嗔恨陛下昏庸道,悖倫逐母,召集故黨,賄賂舊屬。”
    182

    悔之

    成語拼音:
    huǐ zhī wú jí
    成語解釋:
    及:來不及。后悔也來不及了。指做事或說話不當;過后才察覺到;但已經可挽回。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董卓傳》:“及溺乎船,悔之及。”
    183

    禍至

    成語拼音:
    huò zhì wú rì
    成語解釋:
    日:沒有多少日子。指災禍很快就會來到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日不討國人而訓之于民生之不易,禍至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184

    倨傲

    成語拼音:
    jù ào wú lǐ
    成語解釋:
    倨傲:傲慢。指人高傲自大,對人沒有禮貌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8回:“且說唐玄宗因內監馮神威奏言安祿山不迎接詔書,倨傲禮,心中甚怒。”
    185

    兼愛

    成語拼音:
    jiān ài wú sī
    成語解釋:
    泛愛大眾,對人沒有私心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中心物愷,兼愛私,此仁義之情也。”
    186

    計出

    成語拼音:
    jì chū wú liáo
    成語解釋:
    主意出于可奈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吳王濞列傳》:“上復責問吳使者,使者對曰:‘……今王始詐病,及覺,見責急,愈益閉,恐上誅之,計乃聊。唯上棄之,而與更始。’”
    187

    計出

    成語拼音:
    jì chū wú nai
    成語解釋:
    同“計出聊”。
    成語出處:
    明·孟稱舜《花舫緣》第二出:“小人受公子厚恩,委是舍不得,只是計出奈。”
    188

    借貸

    成語拼音:
    jiè dài wú mén
    成語解釋:
    借貸:借錢。沒有地方借錢。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76回:“迨至資本虧折,借貸門,流為乞丐,悔之晚矣!”
    189

    兼覆

    成語拼音:
    jiān fù wú yí
    成語解釋:
    兼:同時;兼覆:天覆蓋萬物,比喻恩澤廣大;遺:沒有遺漏。指恩澤廣大,所遺漏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養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遺。”
    190

    驚惶

    成語拼音:
    jīng huáng wú cuò
    成語解釋:
    由于驚慌,一下子不知怎幺辦才好。
    成語出處:
    《北齊書 元暉業傳》:“(元)孝友臨刑,驚慌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191

    驚慌

    成語拼音:
    jīng huāng wú cuò
    成語解釋:
    同“驚惶失措”。
    成語出處:
    明·郭勛《英烈傳》第29回:“更深夜靜,不提防漢兵直抵磯下,鼓噪而前,驚慌措。”
    192

    嗟悔

    成語拼音:
    jiē huǐ wú jí
    成語解釋:
    嘆息和后悔已經來不及了。
    成語出處:
    《尚書·盤庚上》:“汝悔身何及。”
    193

    寂寂

    成語拼音:
    jì jì wú wén
    成語解釋:
    指毫聲息,默默聞,沒有名氣
    成語出處:
    清 錢學倫《語新》上卷:“雖與予居不遠,幾年來寂寂聞。”
    194

    緘口

    成語拼音:
    jiān kǒu wú yán
    成語解釋:
    緘口:閉著嘴。閉著嘴,不說話。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二:“師云:'汝若不會,老僧即緘口言。'”
    195

    劍老芒,人老

    成語拼音:
    jiàn lǎo wú máng,rén lǎo wú gāng
    成語解釋:
    芒:鋒芒;剛:堅強。劍用久了,鋒芒都磨光了,人老了就沒有剛強之氣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2回:“桓公雖然是個英主,卻不道:‘劍老芒,人老剛。’”
    196

    噍類

    成語拼音:
    jiào lèi wú yí
    成語解釋:
    噍類:指活著的人;遺:遺留。沒剩下活著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策梁公九錫文》:“含冤抱痛,噍類靡余。”
    197

    聚斂

    成語拼音:
    jù liǎn wú yàn
    成語解釋:
    聚斂:搜刮,盤剝。厭:飽,滿足。盡力收刮錢財,永遠也不滿足。形容非常貪婪。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規箴》:“王夷甫婦郭泰寧女,才拙而性剛,聚斂厭,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
    198

    即鹿

    成語拼音:
    jí lù wú yú
    成語解釋:
    原意是進山打鹿,沒有熟悉地形和鹿性的虞官幫助,那是白費氣力。后比喻做事如條件不成熟就草率行事,必定勞而功。
    成語出處:
    《周易 屯》:“即鹿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199

    君命

    成語拼音:
    jūn mìng wú èr
    成語解釋:
    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絕對的權威性。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君命二,古之制也。”
    200

    舉目

    成語拼音:
    jǔ mù wú qīn
    成語解釋: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依。
    成語出處:
    唐 薛調《劉雙傳》:“四海之廣,舉目親戚,未知托身之所。”
    * 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