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必的成語 (53個)
-
21
必恭必敬
- 成語拼音:
- bì gōng bì jìng
- 成語解釋:
- 必:一定;十分;恭:有禮貌;敬:尊敬;有禮貌地對待。形容態度神情十分恭敬謙遜;也作“畢恭畢敬”。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
22
必躬必親
- 成語拼音:
- bì gōng bì qīn
- 成語解釋:
- 指凡事都要自己經手。
- 成語出處:
- 《詩 小雅 節南山》:“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后轉為“必躬必親”。
-
23
剝極必復
- 成語拼音:
- bō jí bì fù
- 成語解釋:
- 剝卦陰盛陽衰,復卦陰極而陽復。比喻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 成語出處:
- 陳其美《致黃克強書》:“剝極必復,否極必泰,循環之理,不減毫發。”
-
24
操刀必割
- 成語拼音:
- cāo dāo bì gē
- 成語解釋:
- 操:持。手里拿著刀,一定要割物。比喻辦事必須及時。
- 成語出處:
- 《六韜 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執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謂失時;操刀不割,失利之期;執斧不伐,賊人將來。”
-
25
寸利必得
- 成語拼音:
- cùn lì bì dé
- 成語解釋:
- 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須得到,不能放棄。形容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蔣介石對于人民是寸權必奪,寸利必得。”
-
26
寸土必爭
- 成語拼音:
- cùn tǔ bì zhēng
- 成語解釋:
- 寸土:極小的一片土地。一點土地也不讓敵方侵占;要進行爭奪。形容斗爭激烈尖銳和針鋒相對。也作“尺寸必爭”、“寸土不讓”。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李光弼傳》:“兩軍相敵,尺寸必爭。”
-
27
川壅必潰
- 成語拼音:
- chuān yōng bì kuì
- 成語解釋:
- 壅:堵塞。潰:決口,堤岸崩壞。堵塞河流,會招致決口之害。比喻辦事要因勢利導,否則就會導致不良后果。
- 成語出處:
- 《國語·周語上》:“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
28
登高必賦
- 成語拼音:
- dēng gāo bì fù
- 成語解釋:
- 登高:登上高處,指身臨其境。賦:盛行于漢魏六朝時期的一種文體,此借指創造。登上高處,看到無限美好的景色,觸景生情,一定能創作出好的詩賦,以言其志。后多用來表示人有擔任國家要職的才能。亦作“登高能賦”。
- 成語出處:
- 《韓詩外傳》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愿者何?’”
-
29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 成語拼音:
- dēng gāo bì zì bēi,xíng yuǎn bì zì ěr
- 成語解釋:
- 卑:低;邇:近。登高山須從低處開始,走遠路要從近處開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實實,循序漸進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
30
二者必居其一
- 成語拼音:
- èr zhě bì jū qí yī
- 成語解釋:
- 居:占。只能在兩者中選擇其中的一種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則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
31
二者必取其一
- 成語拼音:
- èr zhě bì qǔ qí yī
- 成語解釋:
- 只能在兩者中選擇其中的一種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兩種方針:放還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
32
法貴必行
- 成語拼音:
- fǎ guì bì xíng
- 成語解釋:
- 貴:崇高,可貴。法令貴在切實執行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德宗貞元十年》:“法貴必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嚴其令以懲違微損有余,稍憂不足。”
-
33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成語拼音:
- fēn jiǔ bì hé,hé jiǔ bì fēn
- 成語解釋:
- 指人或事物變化無常,分合無定。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34
甘泉必竭
- 成語拼音:
- gān quán bì jié
- 成語解釋:
- 甘泉:甜水的泉。竭:盡。甘甜的泉一定會干涸的。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亦作“甘井先竭”。
- 成語出處:
- 《逸周書·周祝解》:“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
35
過盛必衰
- 成語拼音:
- guò shèng bì shuāi
- 成語解釋:
- 過:太甚;盛:興盛。太過興盛就一定會轉向衰弱
- 成語出處:
- 宋·辛棄疾《論荊襄上流為東南重地》:“厥今夷狄,物伙地大,德不足,力有余,過盛必衰,一失其御,必將豪杰并起,四分五裂。”
-
36
驕兵必敗
- 成語拼音:
- jiāo bīng bì bài
- 成語解釋:
- 驕兵:恃強輕敵的軍隊。恃強輕敵的軍隊必定失敗。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魏相傳》:“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于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
37
舉措必當
- 成語拼音:
- jǔ cuò bì dàng
- 成語解釋:
- 舉措:舉動,措置;當:適合,合宜。指行動措施完全得當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舉措必當,莫不如畫。”
-
38
極則必反
- 成語拼音:
- jí zé bì fǎn
- 成語解釋:
- 謂事物發展到極端,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污。”
-
39
忘戰必危
- 成語拼音:
- wàng zhàn bì wēi
- 成語解釋:
- 戰:戰備。危:危險,危機。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記了戰備就一定會產生危機。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主父偃傳》:“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
40
信賞必罰
- 成語拼音:
- xìn shǎng bì fá
- 成語解釋:
- 有功勞的一定獎賞,有罪過的一定懲罰。形容賞罰嚴明。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信賞必罰,其足以戰。”
* 第三個字是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