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如的成語 (401個)

    341

    須髯

    成語拼音:
    xū rán rú jǐ
    成語解釋:
    髯:兩頰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種兵器,長桿頭上附有月牙狀的利刃。胡須又長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張著。舊時形容丈夫氣概。
    成語出處:
    《南史 褚彥回傳》:“君須髯戟,何無丈夫意?”
    342

    削鐵

    成語拼音:
    xuē tiě rú ní
    成語解釋:
    削鐵就像削泥巴似的。形容刀器極其鋒利。
    成語出處:
    明 范受益《尋親記》:“純鋼打就,久煉成之;斬人無血,削鐵泥。”
    343

    心細

    成語拼音:
    xīn xì rú fā
    成語解釋:
    亦作“心細于發”。極言小心謹慎,考慮周密。
    成語出處:
    吳梅《題天香石硯室棋譜》詩:“頗聞棋訣在善守,心細發才斗。”
    344

    心緒

    成語拼音:
    xīn xù rú má
    成語解釋:
    猶心亂麻。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某因心緒麻,忘卻一語:此間有一奇士,只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345

    像心

    成語拼音:
    xiàng xīn rú yì
    成語解釋:
    順心意。
    成語出處:
    《黃金世界》第一回:“只要于己有一絲的好處,且把良心歪到半邊,千方百計,竭力鉆謀,便像心意了,還不住手。”
    346

    心焉

    成語拼音:
    xīn yān rú gē
    成語解釋:
    焉:語助詞。內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樣。形容心情極為痛苦
    成語出處:
    《晉書·海西公紀》:“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憂,感念存沒,心焉割。”
    347

    相莊

    成語拼音:
    xiāng zhuāng rú bīn
    成語解釋:
    見“相待賓”。
    成語出處:
    清·余懷《班橋雜記·麗品》:“茍兒心之所好,雖相莊賓,性與之洽也。”
    348

    行走

    成語拼音:
    xíng zǒu rú fēi
    成語解釋:
    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
    成語出處: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第九卷:“南無藥師琉璃光來,高視闊步,行走飛。”
    349

    惜字

    成語拼音:
    xī zì rú jīn
    成語解釋:
    謂極其節省文字,不多費筆墨。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格局》:“文章所忌者,開口罵題。便說幾句閑文,才歸正傳,亦未嘗不可,胡遽惜字金,而作此鹵莽滅裂之狀也!”
    350

    學者牛毛,成者麟角

    成語拼音:
    xué zhě rú niú máo,chéng zhě rú lín jiǎo
    成語解釋: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很多,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成語出處:
    三國·魏·蔣濟《蔣子萬機論》:“學者牛毛,成者麟角。”
    351

    一敗

    成語拼音:
    yī bài rú shuǐ
    成語解釋:
    形容軍隊打了大敗仗;像水潑到地上那樣不可收拾。形容失敗慘重。
    成語出處: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第一時期,富農耳里聽得的是所謂江西一敗水,蔣介石打傷了腳,坐飛機回廣東去了。”
    352

    用兵

    成語拼音:
    yòng bīng rú shén
    成語解釋:
    用兵:指揮軍隊作戰。形容善于用兵;指揮作戰變化莫測。
    成語出處:
    晉 虞溥《江表傳》:“討逆將軍智略超世,用兵神。”
    353

    衣不新,人不

    成語拼音:
    yī bù rú xīn,rén bù rú gù
    成語解釋:
    衣服以新為好,身邊相伴的人以原來的為好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354

    一燈

    成語拼音:
    yī dēng rú dòu
    成語解釋:
    一盞燈只有豆粒大小的火苗。形容燈光昏暗
    成語出處:
    清·沈復《浮生六記》第一卷:“一燈豆,羅帳低垂,弓影杯蛇,驚神未定。”
    355

    應答

    成語拼音:
    yìng dá rú liú
    成語解釋:
    對答像流水一樣。形容答語敏捷流利。
    成語出處:
    《晉書 張華傳》:“華應對流,聽者忘倦。”
    356

    應對

    成語拼音:
    yìng duì rú liú
    成語解釋:
    對答象流水一樣。形容答話很快,很流利。
    成語出處:
    《晉書 張華傳》:“華應對流,聽者忘倦。”
    357

    應答

    成語拼音:
    yīng dá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對答有回聲。形容答話敏捷流利。
    成語出處:
    《北齊書·杜弼傳》:“弼幼聰敏……同郡甄琛為定州長史,簡試諸生,見而策問,義解閑明,應答響,大為琛所嘆異。”
    358

    應對

    成語拼音:
    yīng duì rú xiǎng
    成語解釋:
    同“應答響”。
    成語出處:
    《陳書·文學傳·岑之敬》:“武帝親自論難。之敬剖釋縱橫,應對響,左右莫不嗟服。”
    359

    應答

    成語拼音:
    yìng dá rú zhù
    成語解釋:
    應答:回答;注:水往下傾瀉。對答像傾水一樣。形容答話敏捷流利
    成語出處:
    明·焦竑《玉堂叢語·文學》:“文學之臣,苦于考索,求者闐門,而先生應答注。”
    360

    亦復

    成語拼音:
    yì fù rú cǐ
    成語解釋:
    復:又,再。也是這樣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劉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撫御,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此。所以卒無所建。”
    * 第三個字是如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