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可的成語 (189個)
-
161
有案可稽
- 成語拼音:
- yǒu àn kě jī
- 成語解釋:
- 案:案卷;文件;稽:查考。有證據可查。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友誼”,還是侵略》:“尊重中國行政和領土的完整,以及反對任何外國控制中國等等,這是有案可稽的。”
-
162
杳不可聞
- 成語拼音:
- yǎo bù kě wén
- 成語解釋:
- 再也聽不到。形容聲音斷絕。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0回:“誰知秦敬宇在家,這孫蘭姬別要說見他的影響,你就再要聽他聲咳嗽也杳不可聞。”
-
163
欲不可縱
- 成語拼音:
- yù bù kě zòng
- 成語解釋:
- 欲:欲望;縱:放縱。欲望不可放縱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
164
一蹴可就
- 成語拼音:
- yī cù kě jiù
- 成語解釋:
-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 成語出處:
- 茅盾《漫談文藝創作》:“但是,世界觀的改造決非一蹴可就,恐怕還有人體會不深。”
-
165
一蹴可幾
- 成語拼音:
- yī cù kě jǐ
- 成語解釋:
- 同“一蹴而就”。幾,近,及。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二節:“天下事非一蹴可幾者。”
-
166
冤仇可解不可結
- 成語拼音:
- yuān chóu kě jiě bù kě jié
- 成語解釋:
- 佛教主張結下冤仇的雙方最好是化解冤仇,不要結仇不放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目前應該全力都對付官軍,不應讓屁股后出了亂子。冤仇可解不可結,何況咱們同本地各縣的大小桿子素來無冤無仇。”
-
167
有機可趁
- 成語拼音:
- yǒu jī kě chèn
- 成語解釋:
- 機:機會。有空子可鉆
- 成語出處:
-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趙振》:“外強見其有機可趁,乃庇此黨而擊彼黨……而國勢不可復振,復欲脫其庇亦不可得,而國隨之以瓜分豆剖。”
-
168
冤家可解不可結
- 成語拼音:
- yuān jiā kě jiě bù kě jié
- 成語解釋:
- 佛教主張結下冤仇的雙方最好是化解冤仇,不要結仇不放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5回:“但冤家可解不可結,莫若只早早的做了親,使他空費了一番心機,強似撻之于市。”
-
169
有例可援
- 成語拼音:
- yǒu lì kě yuán
- 成語解釋:
- 有成例可以援引。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寄房師鄧遜齋先生書》:“惟生傳則自古有之,如韓昌黎之于何蕃,司馬溫公子之于范鎮,有例可援。”
-
170
倚馬可待
- 成語拼音:
- yǐ mǎ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與韓荊州韓宗書》:“縱之以清淡,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
171
一無可取
- 成語拼音:
- yī wú kě qǔ
- 成語解釋:
- 沒有一點有用的或值得肯定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來這俗物,一無可取,都只管來纏帳,幾乎錯認了。”
-
172
有隙可乘
- 成語拼音:
- yǒu xì kě chéng
- 成語解釋:
- 有空子可利用。
- 成語出處:
- 唐 李絳《論河北三鎮及淮西事宜狀》:“若物故之際,有間可乘,當臨事圖之,于今用兵,則恐未可。”
-
173
有形可檢,有數可推
- 成語拼音:
- yǒu xíng kě jiǎn,yǒu shù kě tuī
- 成語解釋:
- 推:推求。有形跡可檢驗,有數據可推求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祖沖之《辨戴法興難新歷》:“遲疾之率,非出神怪,有形可檢,有數可推。”
-
174
余勇可賈
- 成語拼音:
- yú yǒng kě gǔ
- 成語解釋:
- 余勇:剩下來的勇力;賈:賣。還有剩余下來的勇力可以賣給人家。原形容勇士的豪邁氣概;后也可指力未使盡。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二年》:“欲勇者賈余余勇。”杜預注:“賈,賣也。言已勇有余,欲賣之。”
-
175
有章可循
- 成語拼音:
- yǒu zhāng kě xún
- 成語解釋:
- 章:章程、章法;循:遵守、依照。有章法可以依照
- 成語出處: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那里是怎么解決的,這兒也就有章可循了。”
-
176
幼稚可笑
- 成語拼音:
- yòu zhì kě xiào
- 成語解釋:
- 頭腦簡單,讓人發笑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我們隊伍中曾經發生過的反對準備的意見是幼稚可笑的。”
-
177
罪不可逭
- 成語拼音:
- zuì bù kě huàn
- 成語解釋:
- 罪責不可逃避。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7回:“某等不能速來歸順,罪不可逭。”
-
178
忠不可兼
- 成語拼音:
- zhōng bù kě jiān
- 成語解釋:
- 兼:同時并進。一個人不可能兼作兩個國君的忠臣,指一臣不事二主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權勛》:“利不可兩,忠不可兼。”
-
179
指揮可定
- 成語拼音:
- zhǐ huī kě dìng
- 成語解釋:
- 見“指麾可定”。
- 成語出處:
- 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上:“某生長北方,聞燕人思歸之情切矣,今若舉事,指揮可定。”
-
180
指掌可取
- 成語拼音:
- zhǐ zhǎng kě qǔ
- 成語解釋:
- 掌:手掌。手掌里的東西隨時可以取得。形容非常容易。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張濬傳》:“若能此際排難解紛,陳師鞠旅,共誅寇盜,迎奉鑾輿,則富貴功名,指掌可取。”
* 第三個字是可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