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1761個)

    1201

    天機可泄漏

    成語拼音: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òu
    成語解釋:
    舊時迷信認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卻能泄漏。也指涉及機密的事,到時候能預先透露。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三回:“秦氏道:‘天機可泄漏。只是我與嬸子好了一場,臨別贈你兩句話,須要記著。’”
    1202

    天機可泄露

    成語拼音: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ù
    成語解釋:
    舊時迷信認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卻能泄露。也指涉及機密的事,到時候能預先透露。同“天機可泄漏”。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那時老先生尚曾高發,天機可泄露,所以晚生就預先回避了。”
    1203

    偷雞著蝕把米

    成語拼音:
    tō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
    成語解釋:
    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虧。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25回:“這艄公好晦氣!卻是‘偷雞著,反折了一把米’?”
    1204

    拓落

    成語拼音:
    tuò luò bù jī
    成語解釋:
    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羈:束縛。性情放浪,受束縛
    成語出處:
    《北史·薛安都房法壽等傳論》:“法壽拓落羈,克昌厥后。”
    1205

    天理

    成語拼音:
    tiān lǐ bù róng
    成語解釋:
    天理:天道;容:容忍、寬容。舊指做事殘忍,滅絕人性,為天理所容。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才見得冤冤相報,方信道天理難容。”
    1206

    桃李言,下自成行

    成語拼音: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
    成語解釋: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成語出處:
    晉 潘岳《太宰魯武公誄》:“桃李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沒能彌彰。”
    1207

    屯毛

    成語拼音:
    tún máo bù biàn
    成語解釋:
    《漢書·溝洫志》“河復北決于館陶,分為屯氏河”唐顏師古注:“而隋室分析州縣,誤以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辨”喻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成語出處:
    《漢書·溝洫志》“河復北決于館陶,分為屯氏河”唐顏師古注:“而隋室分析州縣,誤以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
    1208

    圖謀

    成語拼音:
    tú móu bù guǐ
    成語解釋:
    謀劃超出常規或法度的事。圖:謀;圖謀:暗中謀劃;軌:法度;準則。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王彬傳》:“因勃然數敦曰:‘兄抗旌犯順,殺戮忠良。圖謀軌,禍及門戶。”
    1209

    天年

    成語拼音:
    tiān nián bù cè
    成語解釋:
    謂意外的死亡。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鮑文卿撫養,立嗣承襠,兩無異說。如有天年測,各聽天命。”
    1210

    天年

    成語拼音:
    tiān nián bù qí
    成語解釋:
    謂命運和流年相配合,以致運道好。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張教頭道:‘賢婿,甚么言語!你是天年齊,遭了橫事,又是你作將出來的。’”
    1211

    天年

    成語拼音:
    tiān nián bù suí
    成語解釋:
    謂未享天年。
    成語出處:
    《后漢書·安帝紀》:“豈意卒然顛沛,天年遂,悲痛斷心。”《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四·雁門太守行一》:“天年遂,早就奄昏。”
    1212

    逃生避路,到處便為家

    成語拼音:
    táo shēng bù bì lù,dào chù biàn wéi jiā
    成語解釋:
    指人在逃生時慌擇路,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回:“這魯達急急忙忙行過了幾處州府,正是‘逃生避路,到處便為家’。”
    1213

    泰山辭土壤,故能成其高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語解釋:
    泰山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同的事物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醒世訓》:“是以泰山辭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1214

    吐屬

    成語拼音:
    tǔ shǔ bù fán
    成語解釋:
    吐屬:談吐。形容談吐出眾,同一般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開道闊達,吐屬凡。”
    1215

    泰山讓土壤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成語解釋:
    泰山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同的事物。
    成語出處:
    《史記·李斯無傳》:“是以泰山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1216

    泰山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成語解釋:
    讓:推辭,拒絕。泰山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同的事物
    成語出處:
    秦·李斯《上書秦始皇》:“是以泰山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1217

    泰山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語解釋:
    讓:推辭,拒絕。泰山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同的事物
    成語出處:
    清·張岱《岱志》:“泰山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藉寸土,櫛沐甚凈。”
    1218

    滔滔

    成語拼音:
    tāo tāo bù duàn
    成語解釋:
    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斷。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安老先生]將作了個破題兒,又早被姑娘接過話來,滔滔斷的一套,把他四位湊起來二百多周兒、商量了將及一年的一個透鮮的招兒,說了個隔腸如見!”
    1219

    忐忑

    成語拼音:
    tǎn tè bù dìng
    成語解釋:
    同“忐忑安”。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濟川被他們說得心中忐忑定。”
    1220

    滔滔

    成語拼音:
    tāo tāo bù jié
    成語解釋:
    比喻像流水一樣連續斷。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二·積善歌》:“飲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竭,洪惟水行。”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