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523個)

    141

    付之

    成語拼音:
    fù zhī yī shěn
    成語解釋:
    哂:微笑。用笑笑來回答。表示不值得理會
    成語出處:
    《清史稿·沈文奎傳》:“上無日:‘此難能’,更無日,‘乃公從馬上得之’,烏用此迂儒之常談,而付之哂也。”
    142

    更進竿

    成語拼音:
    gèng jìn yī gān
    成語解釋:
    更:再,又;竿:竹竿。又前進了步。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143

    古今

    成語拼音:
    gǔ jīn yī kuí
    成語解釋:
    揆:尺度,準則。指某事物從古到今沒有改變,情況相同
    成語出處:
    三國·魏·吳質《在元城與魏太子箋》:“古今揆,先后不貿。”
    144

    冠絕

    成語拼音:
    guàn jué yī shí
    成語解釋: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形容在某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指。
    成語出處:
    《晉書·劉聰載記》:“十王習擊刺,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膂力驍捷,冠絕時。”
    145

    桂林枝,昆山片玉

    成語拼音:
    guì lín yī zhī,kūn shān piàn yù
    成語解釋:
    昆山:昆岡,古代產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枝花,昆山中的塊玉。比喻科舉考試中的出類拔萃的佼佼者
    成語出處:
    《晉書·郤詵傳》:“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猶桂林之枝,昆山之片玉。’”
    146

    攻其點,不及其余

    成語拼音: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成語解釋:
    對于人或事不從全面看,只是抓住點就攻擊。多指有偏見的批評。
    成語出處:
    《新華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還不覺悟的人就冷眼旁觀,吹毛求疵,攻其點,不及其余。”
    147

    高人

    成語拼音:
    gāo rén yī chóu
    成語解釋:
    高人:比般人高;籌:籌碼。比般人高出個籌碼。指勝過別人。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震川集·別集·七·與沈敬甫七首》:“壙志、子建云亦似。但千古哭聲未嘗不同,何論前世有屈原,賈生耶?以發吾之憤憤而已!欽甫云:更似高人籌也。”
    148

    高人

    成語拼音:
    gāo rén yī děng
    成語解釋:
    超過般人。比別人高出個等級。
    成語出處:
    明 歸有光《與沈敬甫七首》:“欽甫云:更似高人籌也。”
    149

    高人

    成語拼音:
    gāo rén yī zhāo
    成語解釋:
    著:下棋時走步。指比其他人高明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6回:“這兩人會托外國人遞條子,他的見解已經高人著。”
    150

    更上層樓

    成語拼音: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成語解釋: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遠,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績再提高步。
    成語出處:
    唐 王之渙《登鸛鶴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層樓。”
    151

    桂折

    成語拼音:
    guì shé yī zhī
    成語解釋:
    喻登科及第。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詩:“自知群從為儒少,豈料詞場中第頻。桂折枝先許我,楊穿三葉盡驚人。”
    152

    竿頭

    成語拼音:
    gān tóu yī bù
    成語解釋:
    比喻更進步。
    成語出處:
    梁啟超《南海康先生傳》:“勇猛精進,竿頭步。”
    153

    孤行

    成語拼音:
    gū xíng yī yì
    成語解釋:
    意孤行。不聽勸告,全憑自己的意愿行事。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父楫中議大夫加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制》:“孤行意,惟知砥節而首公;榰柱眾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154

    茍延

    成語拼音:
    gǒu yán yī xī
    成語解釋:
    茍延:茍且延續;息:喘息。指勉強維持生命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則忍恥偷生,茍延息,冀樂昌破鏡,再得重圓。”
    155

    各執

    成語拼音:
    gè zhí yī cí
    成語解釋:
    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致。
    成語出處:
    巴金《春》:“她看見王氏和覺民各執詞,不能斷定誰是誰非。”
    156

    孤注

    成語拼音:
    gū zhù yī zhì
    成語解釋:
    注:賭注;賭博時所押上的錢;孤注:賭錢的人在輸急時把所有的錢并在起作為賭注;擲:這里指賭錢時擲骰子。賭徒在輸急了的時候把所有的錢并作次押上去;以決最后輸贏。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做最后次冒險。
    成語出處:
    宋 辛棄疾《九議》:“于是乎‘為國生事’之說起焉,‘孤注擲’之喻出焉。”
    157

    薈萃

    成語拼音:
    huì cuì yī táng
    成語解釋:
    薈萃:草木繁茂,引申為杰出人物或精美東西的聚集;堂:指在個廳堂里。形容難逢的盛會。
    成語出處:
    158

    轟動

    成語拼音:
    hōng dòng yī shí
    成語解釋:
    轟動:同時驚動很多人。指在個時期內驚動很多人。多用來形容影響大。也作“哄動時”。
    成語出處:
    魯迅《馬上日記》:“治好了走出,沒有知道,死掉了抬出,就轟動時了。”
    159

    恒河

    成語拼音:
    héng hé yī shā
    成語解釋:
    比喻極其渺小。
    成語出處:
    清·各邦額《夜譚隨錄·宋秀才》:“宋陰念身蜩寄世間,真如恒河沙,滄海粟。”
    160

    重足

    成語拼音:
    zhòng zú yī jì
    成語解釋:
    見“重足跡”。
    成語出處:
    《漢書·佞幸傳·石顯》:“自是公聊以下畏顯,重足跡。”顏師古注:“言極恐懼,不敢自寬縱。”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