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高的成語 (135個)
-
121
藝高人膽大
- 成語拼音:
- yì gāo rén dǎn dà
- 成語解釋:
- 技藝高超的人膽量也大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66回:“這正是藝高人膽大。蔣爺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實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問呢?’”
-
122
眼高手低
- 成語拼音:
- yǎn gāo shǒu dī
- 成語解釋:
- 眼高:眼界高;手低:指辦事能力低。形容要求的標準高;但實際工作能力低。
- 成語出處:
- 清 陳確《與吳仲木書》:“譬操觚家一味研窮休理,不輕下筆,終是眼高手生,鮮能入彀。”
-
123
眼高手生
- 成語拼音:
- yǎn gāo shǒu shēng
- 成語解釋:
- 眼界高但能力低。
- 成語出處:
- 清 陳確《與吳仲木書》:“譬操觚家一味研窮體理,不輕下筆,終是眼高手生,鮮能入彀。”
-
124
言高語低
- 成語拼音:
- yán gāo yǔ dī
- 成語解釋:
- 說話不知輕重,沒有分寸。
- 成語出處:
- 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語低,耽待些兒。’”
-
125
眼高于天
- 成語拼音:
- yǎn gāo yú tiān
- 成語解釋:
- 眼光比天還高。比喻高傲自大,目中無人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6回:“你們這一班軍裝大買辦,平時眼高于天何嘗有個朋友在心上!”
-
126
言高旨遠
- 成語拼音:
- yán gāo zhǐ yuǎn
- 成語解釋:
- 旨:題旨。言語很淺近,含義卻很深遠
- 成語出處:
- 《宋史·田錫傳》:“《六經》則言高旨遠,非講求討論,不可測其淵深。”
-
127
貞高絕俗
- 成語拼音:
- zhēn gāo jué sú
- 成語解釋:
- 高尚堅貞的節操超出普通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陶列傳》:“竊見故冀州刺史南陽朱穆,前烏桓校尉臣同郡李膺,皆履正清平,貞高絕俗。”
-
128
自高其功
- 成語拼音:
- zì gāo qí gōng
- 成語解釋:
- 自以為勞苦功高。指居功自傲
- 成語出處:
- 明·周承邦《兵家要領·戒驕篇》:“驕則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
129
足高氣強
- 成語拼音:
- zú gāo qì qiáng
- 成語解釋:
- 見“足高氣揚”。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智囊補·明智·伐衛》:“妾望君之人也,足高氣強,有伐國之志也。”
-
130
足高氣揚
- 成語拼音:
- zú gāo qì yáng
- 成語解釋:
- 猶言趾高氣揚。語本《戰國策·齊策三》:“公孫戍趨而去。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三》:“公孫戍趨而去。 未出,至中閨,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無受象床,甚善。今何舉足之高,志之揚也?’”
-
131
志高氣揚
- 成語拼音:
- zhì gāo qì yáng
- 成語解釋:
- 志氣高昂而自得。
- 成語出處:
- 《史記 蘇秦列傳》:“家殷人足,志高氣揚。”
-
132
知高識低
- 成語拼音:
- zhī gāo shí dī
- 成語解釋:
- 知道高低大小。指懂道理,識大體,說話、做事有分寸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金生是個聰明的人,在他門下,知高識低,溫和待人。”
-
133
志高行潔
- 成語拼音:
- zhì gāo xíng jié
- 成語解釋:
- 志向美好高潔,品行端正嚴肅。指志向高遠,又能砥礪操行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羅蘭夫人傳》:“布列梭、布科、魯卡埃諸賢……年少氣銳,志高行潔。”
-
134
自高自大
- 成語拼音:
- zì gāo zì dà
- 成語解釋:
- 認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為了不起。
- 成語出處:
- 三國 韋昭《國語》集解:“求掩蓋人以自高大,則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
135
至高至上
- 成語拼音:
- zhì gāo zhì shàng
- 成語解釋:
- 至:最。最高,無可再高
- 成語出處:
- 茅盾《子夜》:“吳蓀甫忍不住笑了。范博文向來的議論——傖俗的布爾喬亞不懂得至高至上神圣的藝術云云。”
* 第二個字是高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