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馬的成語 (185個)

    141

    軒車

    成語拼音:
    sì mǎ xuān chē
    成語解釋:
    見“駟高車”。
    成語出處:
    清·方文《為陳俞公五十初度》詩:“駟軒車易傾覆,何如野老話桑麻。”
    142

    休牛

    成語拼音:
    sàn mǎ xiū niú
    成語解釋:
    《書 武成》:“歸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傳引《樂記》:“武王勝商,渡河而西,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后稱不興戰事為“散休牛”。
    成語出處:
    《書·武成》:“歸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傳引《樂記》:“武王勝商,渡河而西,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
    143

    以驥

    成語拼音:
    shuài mǎ yǐ jì
    成語解釋:
    用好帶領群。比喻能者居先。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修身》:“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以驥,不亦可乎?’”
    144

    仰秣

    成語拼音:
    sì mǎ yǎng mò
    成語解釋:
    語出《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仰秣。”楊倞注:“仰首而秣,聽其聲也。”謂駕車的駐足仰首,諦聽琴聲。形容音樂美妙動聽。
    成語出處:
    語出《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仰秣。”楊倞注:“仰首而秣,聽其聲也。”
    145

    昭之心

    成語拼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成語解釋: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高貴鄉公傳》:“高貴鄉公卒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146

    昭之心,路人皆知

    成語拼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成語解釋: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斐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昭之心,路人皆知。”
    147

    金戈

    成語拼音:
    tiě mǎ jīn gē
    成語解釋:
    ①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②謂戰事,兵事。
    成語出處:
    宋·李綱《以舊賜戰袍等贈韓少帥》詩之二:“鐵金戈睢水上,碧油紅旆海山濱。”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三折:“憶當年鐵金戈,自桃園初結義,把尊兄輔佐。”
    148

    皆喑

    成語拼音:
    wàn mǎ jiē yīn
    成語解釋:
    喑:啞,失音。形容人民沉默不語。也比喻死氣沉沉的局面
    成語出處:
    宋·蘇軾《三圖贊》序:“時西域貢……振鬣長鳴,萬皆喑。”
    149

    六猴

    成語拼音:
    wǔ mǎ liù hóu
    成語解釋:
    形容不守規矩、不受管束的人
    成語出處:
    150

    千軍

    成語拼音:
    wàn mǎ qiān jūn
    成語解釋:
    形容兵眾多或聲勢浩大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四折:“他恰才萬千軍擺下戰場,則見他們把門旗放,顯出那棄印封金有智量。”
    151

    齊喑

    成語拼音:
    wàn mǎ qí yīn
    成語解釋:
    所有的都沉寂無聲。比喻人們都沉默不語。形容死氣沉沉的局面。喑:啞;失音。
    成語出處:
    宋 蘇軾《三圖贊》序:“時西域貢……振鬣長鳴,萬皆瘖。”
    152

    馮婦

    成語拼音:
    xià mǎ féng fù
    成語解釋:
    以之比喻重操舊業的人。
    成語出處:
    《孟子 盡心上》:“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禺,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153

    看花

    成語拼音:
    xià mǎ kàn huā
    成語解釋:
    跨下來細細地觀賞花朵。多比喻做工作深入實際地調查研究。
    成語出處:
    唐 孟郊《登科后》:“春風得意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154

    臨池

    成語拼音:
    xiā mǎ lín chí
    成語解釋:
    盲人騎著瞎。比喻盲目行動,后果十分危險。
    成語出處: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盲人騎瞎,夜半臨深池。”
    155

    埋輪

    成語拼音:
    xì mǎ mái lún
    成語解釋:
    指敵人進攻時,系住,埋車輪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成語出處:
    語出《孫子 九地》:“是故方埋輪,未足恃也。”曹操注:“方,縛也;埋輪,示不動也。”
    156

    游韁

    成語拼音:
    xìn mǎ yóu jiāng
    成語解釋:
    信:聽憑。騎著隨意游蕩。指沒主意,受外力左右。指不受約束,任意游蕩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4回:“這四五年來,每日信游韁,如在醉夢中一般。”
    157

    作誓

    成語拼音:
    xíng mǎ zuò shì
    成語解釋:
    刑:殺。殺飲血,立誓為信。比喻莊重的誓約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且臣聞齊、衛先君,刑壓羊,盟曰:‘齊、衛后世無相攻伐,有相攻伐者,令其命如此。’”
    158

    作威

    成語拼音:
    xià mǎ zuò wēi
    成語解釋:
    指官吏到任故意用嚴法處理下屬樹立威風。泛指先給對方一點厲害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定襄聞伯素貴,年少,自請治郡,畏其下作威,吏民竦息。”
    159

    不跨兩鞍

    成語拼音:
    yī mǎ bù kuà liǎng ān
    成語解釋:
    一匹不能套兩個鞍。比喻一女不嫁二夫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我一不跨兩鞍。想男兒在日,曾兩年匹配,卻叫我改嫁別人,其實做不得。”
    160

    之友

    成語拼音:
    zhú mǎ zhī yǒu
    成語解釋:
    指兒童時期的朋友。
    成語出處:
    《晉書 殷浩傳》:“少時吾與浩共騎竹,我棄去,浩輒取之。”
    * 第二個字是馬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