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首的成語 (91個)
-
61
昂首闊步
- 成語拼音:
- áng shǒu kuò bù
- 成語解釋:
- 昂:仰;抬頭;闊步:大踏步向前走。抬起頭;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奮勇往直前的樣子。有時也用來形容態度高傲。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青春》:“惟有昂首闊步,獨往獨來,何待他人之援手。”
-
62
昂首伸眉
- 成語拼音:
- áng shǒu shēn méi
- 成語解釋:
- 伸:揚。抬頭揚眉。形容意氣昂揚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耶!”
-
63
垂首帖耳
- 成語拼音:
- chuí shǒu tiē ěr
- 成語解釋:
- 垂:低下;帖:同“貼”,順從,服帖。形容非常馴服恭順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陶宗儀《輟耕錄》第15卷:“稍遇貶抑遽若喪家之狗,垂首帖耳,搖尾乞憐,惟恐人不我恤。”
-
64
低首俯心
- 成語拼音:
- dī shǒu fǔ xīn
- 成語解釋:
- 形容屈服順從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余以為八家、少陵復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復辯論而不遵其改者。”
-
65
低首下心
- 成語拼音:
- dī shǒu xià xīn
- 成語解釋:
- 首:頭;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順從。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祭鱷魚文》:“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
-
66
頓首再拜
- 成語拼音:
- dùn shǒu zài bài
- 成語解釋:
- 頓首:以頭叩地而拜;再拜:拜兩次。古代的一種跪拜禮。亦指舊時信札中常用作向對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語。
- 成語出處:
-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勾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困于會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67
反首拔舍
- 成語拼音:
- fǎn shǒu bá shě
- 成語解釋:
- 反首:頭發散亂下垂;拔舍:拔去雜草,就地宿營。形容軍隊戰敗后的狼狽狀況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十五年》:“秦獲晉侯以歸。晉大夫反首拔舍從之。”
-
68
俯首戢耳
- 成語拼音:
- fǔ shǒu jí ěr
- 成語解釋:
- 見“俯首帖耳”。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大總統告陸海軍士文》:“我軍人俯首戢耳以聽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
-
69
俯首就縛
- 成語拼音:
- fǔ shǒu jiù fù
- 成語解釋:
- 低下頭讓人捆綁。形容無法反抗或自愿認罪。
- 成語出處:
-
70
俯首就擒
- 成語拼音:
- fǔ shǒu jiù qín
- 成語解釋:
- 低頭受擒拿
- 成語出處:
-
71
俯首弭耳
- 成語拼音:
- fǔ shǒu mǐ ěr
- 成語解釋:
- 見“俯首帖耳”。
- 成語出處:
- 《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其虎見勤自勵到來,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聲,似有乞憐之意。”
-
72
俯首受命
- 成語拼音:
- fǔ shǒu shòu mìng
- 成語解釋:
- 俯:低下;首:頭。形容人馴服順從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2回:“欲使悍將驕兵,俯首受命,寧非癡人說夢乎?”
-
73
俯首貼耳
- 成語拼音:
- fǔ shǒu tiē ěr
- 成語解釋:
- 俯首:低頭。低著頭;耷拉著耳朵。形容恭順服從;屈卑尊從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
74
俯首帖耳
- 成語拼音:
- fǔ shǒu tiē ěr
- 成語解釋:
- 象狗見了主人那樣低著頭,耷拉著耳朵。形容卑屈馴服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
75
伏首貼耳
- 成語拼音:
- fú shǒu tiē ěr
- 成語解釋:
- 畏縮恐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萬石不言,惟伏首貼耳而泣。”
-
76
伏首帖耳
- 成語拼音:
- fú shǒu tiē ěr
- 成語解釋:
- 伏:俯伏;帖:帖伏,順從。低著頭,耷拉著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馴服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萬石不言,惟伏首貼耳而泣。”何垠注:“伏首帖耳,狗畏人貌。”
-
77
俯首聽命
- 成語拼音:
- fǔ shǒu tīng mìng
- 成語解釋:
- 俯:低下;首:頭;腦袋。低著腦袋聽從命令。形容馴服順從的樣子。俯付fǔ…fùfù負
- 成語出處:
- 漢 焦贛《易林 兌之否》:“俯伏聽命,不敢動搖。”
-
78
俛首系頸
- 成語拼音:
- fǔ shǒu xì jǐng
- 成語解釋:
- 俛:同“俯”,低下。低下頭,用繩子拴著脖子。形容卑躬屈膝低頭認罪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百越之君,俛首系頸,委命下吏。”
-
79
功首罪魁
- 成語拼音:
- gōng shǒu zuì kuí
- 成語解釋:
- 魁:為首的。功最高,罪最重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朱熹注:“有功者,未有大于五霸;有過者,亦未有大于五霸,故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
-
80
皓首龐眉
- 成語拼音:
- hào shǒu páng méi
- 成語解釋:
- 皓:白的樣子;龐:雜色。頭發和眉毛花白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序》:“余皓首龐眉,叨叨于過去之間,感慨系之,無乃為輪庵之所笑乎?”
* 第二個字是首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