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食的成語 (81個)
-
41
不食周粟
- 成語拼音:
- bù shí zhōu sù
- 成語解釋:
- 粟:小米,泛指糧食。原指伯夷、叔齊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節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
-
42
伴食中書
- 成語拼音:
- bàn shí zhōng shū
- 成語解釋:
- 指執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 成語出處:
- 《宋史 胡銓傳》:“孫近傅會檜議,遂得參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饑渴,而近伴食中書,漫不敢可否事。”
-
43
伴食宰相
- 成語拼音:
- bàn shí zǎi xiàng
- 成語解釋:
- 伴食:陪伴人家吃飯。唐朝朝會結束時,宰相率百僚集尚書省都堂會餐。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盧懷慎傳》:“開元三年,遷黃門監。懷慎與紫微令姚崇對掌樞密,懷慎自以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讓之,時人謂之‘伴食宰相’。”
-
44
輟食吐哺
- 成語拼音:
- chuò shí tǔ bǔ
- 成語解釋:
- 輟:停止;哺:口中的食物。停止用飯,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漢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
-
45
簞食豆羹
- 成語拼音:
- dān shí dòu gēng
- 成語解釋:
- 簞:盛飯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一簞飯食,一豆羹湯。指少量飲食。比喻小利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
46
簞食壺漿
- 成語拼音:
- dān sì hú jiāng
- 成語解釋:
- 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食:食物;漿:湯用簞盛飯;用壺盛湯;犒勞軍隊。形容人民群眾熱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愛戴的軍隊。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
-
47
簞食壺酒
- 成語拼音:
- dān sì hú jiǔ
- 成語解釋:
- 簞:盛飯竹器。一簞食,一壺酒。指少量飲食。
- 成語出處:
- 明 李東陽《中書舍人徐君壽六十序》:“今以簞食壺酒與人則終身不忘,惟天德帝力廣大莫測,故有終身囿之而不知者。
-
48
簞食瓢飲
- 成語拼音:
- dān shí piáo yǐn
- 成語解釋:
- 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一簞食物;一瓢湯水。指貧苦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49
東食西宿
- 成語拼音:
- dōng shí xī sù
- 成語解釋:
- 比喻貪婪的人唯利是圖
- 成語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女云:‘欲東家食,西家宿。’”
-
50
盜食致飽
- 成語拼音:
- dào shí zhì b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以不正當手段獲益。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喧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盜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
51
耳食之論
- 成語拼音:
- ěr shí zhī lùn
- 成語解釋:
- 形容聽來的沒有確鑿根據的言論。亦作“耳食之談”、“耳食之言”、“耳食之見”、“耳食之學”。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序》:“學者牽于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
52
耳食之談
- 成語拼音:
- ěr shí zhī tán
- 成語解釋:
-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審察,輕信傳聞。指聽來的沒有根據的話。
- 成語出處:
- 清 阮葵生《茶余客話》卷六:“此耳食之談,引經斷獄,當不如是。”
-
53
耳食之言
- 成語拼音:
- ěr shí zhī yán
- 成語解釋:
- 耳食:耳朵吃飯。比喻耳雜吃進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沒有確鑿的根據;未經思考分析的傳聞。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六國年表序》:“不察其始終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
54
菲食卑宮
- 成語拼音:
- fěi shí bēi gōng
- 成語解釋:
- 菲:微薄;卑:低。飲食菲薄,宮室簡陋。指不講究享受,勵精圖治
- 成語出處:
- 《梁書·王僧辯傳》:“高祖菲食卑宮,春秋九十,屈志凝威,憤終賊手。”
-
55
菲食薄衣
- 成語拼音:
- fěi shí bó yī
- 成語解釋:
- 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儉樸。
- 成語出處:
- 《梁書·武帝紀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準的甿庶,菲食薄衣,請自孤始。”
-
56
鳳食鸞棲
- 成語拼音:
- fèng shí luán qī
- 成語解釋:
- 鸞鳳非竹實不食,非悟桐不棲。比喻高位或帝位。
- 成語出處:
- 明·張鳳翼《紅拂記·髯客海歸》:“我想起那李公子呵,所事撐達,與他爭甚么鳳食鸞棲。我自向碧梧中別尋支節。”
-
57
廢食忘寢
- 成語拼音:
- fèi shí wàng qǐn
- 成語解釋:
- 廢:停止;寢:睡覺。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致志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送劼赴太學序》:“廢食忘寢,渙然有所成望然。”
-
58
賦食行水
- 成語拼音:
- fù shí xíng shuǐ
- 成語解釋:
- 賦:給予;行:奉。指送飯送水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梁紀》:“或親為眾僧賦食行水,世頗以為失宰相禮。”
-
59
甘食好衣
- 成語拼音:
- gān shí hǎo yī
- 成語解釋:
- 甘:甜。指吃穿都是好的。形容生活奢華
- 成語出處: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0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
60
旰食之勞
- 成語拼音:
- gàn shí zhī láo
- 成語解釋:
- 天色已晚才吃飯。形容勤于政事。
- 成語出處:
- 《晉書 郭璞傳》:“不然,恐將來必有愆陽苦雨之災,崩震薄蝕之變,狂狡蠹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勞也。”
* 第二個字是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