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語的成語 (45個)
-
21
出語成章
- 成語拼音:
- chū yǔ ché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見“出口成章”。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玄奘精通漢梵文,又深探佛學,譯經出語成章,筆人隨寫,即可披玩。”
-
22
惡語傷人
- 成語拼音:
- è yǔ shāng rén
- 成語解釋:
- 惡語:無禮中傷一類的口語。用惡毒的話傷害別人。也作“惡口傷人”。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洪州法昌倚遇禪師》第43卷:“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銷。”
-
23
惡語相加
- 成語拼音:
- è yǔ xiāng jiā
- 成語解釋:
- 把惡毒的語言加到別人身上。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日常士兵偶有不是,動輒惡語相加,痛施體罰。”
-
24
惡語中傷
- 成語拼音:
- è yǔ zhòng shāng
- 成語解釋:
- 中傷:攻擊和諂害別人。用惡毒的話污蔑、陷害人。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洪州法昌倚遇禪師》:“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銷。”
-
25
浮語虛辭
- 成語拼音:
- fú yǔ xū cí
- 成語解釋:
- 指大話、空話。
- 成語出處:
- 《東觀漢記 隗囂傳》:“吾年已三十余,在兵中十歲,所更非一,厭浮語虛辭耳。”
-
26
古語常言
- 成語拼音:
- gǔ yǔ cháng yán
- 成語解釋:
- 常言:習慣常說的話,如諺語、格言等。指流傳時間久遠,人們常說的話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正按著陳婆婆古語常言。”
-
27
好語如珠
- 成語拼音:
- hǎo yǔ rú zhū
- 成語解釋:
- 指詩文中警句妙語很多。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次韻答子由》詩:“好語如珠串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
28
好語似珠
- 成語拼音:
- hǎo yǔ sì zhū
- 成語解釋:
- 指詩文中警句妙語很多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次韻答子由》:“好語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
29
穢語污言
- 成語拼音:
- huì yǔ wū yán
- 成語解釋:
- 穢:污濁,骯臟。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話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4回:“指著唐僧,禿前禿后,穢語污言,不絕口的亂罵。”
-
30
課語訛言
- 成語拼音:
- kè yǔ é yán
- 成語解釋:
- 多嘴多舌,胡言亂語
- 成語出處:
- 《宣和遺事》前集:“咱家里有課語訛言的,怎奈何?娘,你可急忙告報官司去,恐帶累咱們!”
-
31
苦語軟言
- 成語拼音:
- kǔ yǔ ruǎn yán
- 成語解釋:
- 苦語:逆耳的忠言;軟言:委婉的話。指善意規勸人的各種話語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孝綽《棲隱寺碑》:“苦語軟言,隨方弘訓。”
-
32
款語溫言
- 成語拼音:
- kuǎn yǔ wēn yán
- 成語解釋:
- 指誠懇而溫和的言辭。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寶玉見了這樣,知難挽回,打疊起千百樣的款語溫言來勸慰。”
-
33
冷語冰人
- 成語拼音:
- lěng yǔ bīng rén
- 成語解釋:
- 用冷酷的話傷人。
- 成語出處:
- 宋·曾造《類說·〈外史梼杌〉》:“潘柱迎,孟蜀時,以財結權要,或戒之,乃日:‘非是求愿,不欲以冷語冰人耳。’”
-
34
亂語胡言
- 成語拼音:
- luàn yǔ hú yán
- 成語解釋:
- 胡說;瞎扯。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一折:“省可里亂語胡言!”
-
35
目語額瞬
- 成語拼音:
- mù yǔ é shùn
- 成語解釋:
- 眉毛眼睛能作態示意。形容處事精明狡猾。
- 成語出處:
- 明·王志堅《表異錄·邑里》:“目語額瞬,言市人精黠也。”
-
36
妙語解頤
- 成語拼音:
- miào yǔ jiě yí
- 成語解釋:
- 解頤:開顏而笑。有趣的話引人發笑。
- 成語出處:
- 《漢書 匡衡傳》:“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
37
眉語目笑
- 成語拼音:
- méi yǔ mù xiào
- 成語解釋:
- 指以眉目傳情
- 成語出處:
- 清 袁于令《雙鶯傳》第七折:“今朝何幸聚多嬌,偏稱是粒面烏紗年少,記歌娘子,與周郎眉語目笑。”
-
38
美語甜言
- 成語拼音:
- měi yǔ tián yán
- 成語解釋:
- 說話像蜜糖一樣甜。比喻為了騙人而說得動聽的話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0回:“攛情掇趣,不是花,定然是酒。美語甜言笑口,偏有許多引誘。”
-
39
燕語鶯呼
- 成語拼音:
- yàn yǔ yīng hū
- 成語解釋:
-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年輕女子的笑聲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浣花溪》第三折:“狂蜂浪蝶檐外舞,綠楊堤燕語鶯呼。”
-
40
一語中人
- 成語拼音:
- yī yǔ zhōng rén
- 成語解釋:
- 中:中傷。以一句話中傷人。
- 成語出處:
- 宋·李昌令《令善錄·劉貢父》:“蓋好謔人者,但知取快一時,不知一語中人,其酷甚于毒刃。”
* 第二個字是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