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識的成語 (29個)

    21

    東家

    成語拼音:
    bù shí dōng jiā
    成語解釋:
    指不近鄰是圣賢。
    成語出處:
    “不東家丘”的略語。相傳孔子西家有愚夫,不孔子為圣人,稱之為“東家丘”。
    22

    大體

    成語拼音:
    bú shí dà tǐ
    成語解釋:
    :懂得;大體:重要的道理;關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認清大局;不懂得做事、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
    成語出處:
    《宋書 南郡王義宣傳》:“嘗獻世祖酒,先自酌飲,封送所馀,其不大體如此。”
    23

    高低

    成語拼音:
    bù shí gāo dī
    成語解釋:
    :知道,認。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1回:“你這小畜生,不高低!看棍!”
    24

    好歹

    成語拼音:
    bù shí hǎo dǎi
    成語解釋:
    歹:壞。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6回:“你這潑猴,不好歹!”
    25

    局面

    成語拼音:
    bù shí jú miàn
    成語解釋:
    猶不時務。
    成語出處:
    《水滸傳》第四九回:“原來毛仲義五更時,先把大蟲解上州里去了,卻帶了若干做工公的來捉解珍解寶。不想他這兩個不局面,正中了他的計策,分說不得。”
    26

    廬山真面目

    成語拼音: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成語解釋:
    廬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認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質
    成語出處:
    宋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7

    起倒

    成語拼音:
    bù shí qǐ dǎo
    成語解釋:
    :知道,認。指不知好歹,不時務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2回:“你那三個和尚已被我洗凈了,不久便要宰殺,你還不起倒?去了罷!”
    28

    洽聞

    成語拼音:
    bó shí qià wén
    成語解釋:
    見多廣,學博大
    成語出處:
    29

    人間有羞恥事

    成語拼音:
    bù shí rén jiān yǒu xiū chǐ shì
    成語解釋:
    不知道人世間還有羞恥之事。形容恬不知恥。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與高司諫書》:“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 第二個字是識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