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言的成語 (300個)

    281

    厲色

    成語拼音:
    zhèng yán lì sè
    成語解釋:
    正:嚴正;厲:嚴厲;色:臉色。話語嚴正;態度嚴厲。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9回:“黛玉見他說的鄭重,又且正厲色,只當是真事。”
    282

    厲顏

    成語拼音:
    zhèng yán lì yán
    成語解釋:
    見“正厲色”。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錢典史聽了這話,便正厲顏的對他說道:‘世兄!用到這樣管家,你做主人的總要有點主人的威勢才好。’”
    283

    捏詞

    成語拼音:
    zào yán niē cí
    成語解釋:
    捏造虛假的詞。
    成語出處:
    明·李贄《窮途說》:“今既亂以皮鞭打常聞矣,猶然不得快活,復怨怒上山,造捏詞。”
    284

    逆耳

    成語拼音:
    zhōng yán nì ěr
    成語解釋:
    誠懇的勸告聽起來不舒服。逆:不順。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且忠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285

    取禍

    成語拼音:
    zhí yán qǔ huò
    成語解釋: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為招致。指說話直率的人會惹禍。
    成語出處:
    《左傳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必及于難。”
    286

    切諫

    成語拼音:
    zhí yán qiē jiàn
    成語解釋:
    同“直極諫”。
    成語出處:
    漢·班固《漢書·東方朔傳》:“朔雖詼笑,然時觀察顏色,直切諫,上常用之。”
    287

    奇謀

    成語拼音:
    zhōng yán qí móu
    成語解釋:
    謀:計謀。忠誠的進盲,出眾的謀略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良傳》:“友人不肯見,曰‘不有忠奇謀而取大位,何其往來屑屑不憚煩也。’”
    288

    曲說

    成語拼音:
    zhān yán qǔ shuō
    成語解釋:
    煩瑣、片面的論。
    成語出處:
    清·徐芳《〈書影〉序》:“其他詹曲說戔戔瑣瑣,又無譏焉。”
    289

    起行

    成語拼音:
    zuò yán qǐ xíng
    成語解釋:
    坐能,起能行。原指論必須切實可行,后比喻說了就做。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性惡》:“故坐而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
    290

    成語拼音:
    zhì yán qù yán
    成語解釋:
    :至理明。至理明,不以平常的語表達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至,至為去為,齊知之所知,則淺矣。”
    291

    生事

    成語拼音:
    zào yán shēng shì
    成語解釋:
    捏造虛以挑起事端。
    成語出處:
    《孟子·萬章上》:“好事者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謂喜造生事之人也。”清·張南莊《何典》第二回:“只消說他造生事,頂名告他一狀,不怕不拿大錠大帛出來買靜求安。”
    292

    無諱

    成語拼音:
    zhí yán wú huì
    成語解釋:
    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
    成語出處:
    語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論人也,見賢而進士,不同君所欲;見不善而廢之,不辟君所愛;行已而無私,直而無諱。”
    293

    勿諱

    成語拼音:
    zhí yán wù huì
    成語解釋:
    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同“直無諱”。
    成語出處:
    清 張廷玉《明史 弋謙傳》:“爾群臣勿以前事為戒,于國家利弊、政令未當者,直勿諱。”
    294

    危行

    成語拼音:
    zhí yán wēi xíng
    成語解釋:
    危:高聳的樣子,引申為端正,正直。正直的論和行為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使百職修皇綱振》:“以直危行者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為凝滯。”
    295

    無隱

    成語拼音:
    zhí yán wú yǐn
    成語解釋:
    無諱。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臣不忍坐視君國之危亡,故敢直無隱。”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三回:“年兄宜直無隱,某亦有肺腑相通。”
    296

    正諫

    成語拼音:
    zhí yán zhèng jiàn
    成語解釋:
    同“直極諫”。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正諫不諱。”
    297

    直諫

    成語拼音:
    zhèng yán zhí jiàn
    成語解釋:
    以正義之語,規勸皇帝、上級、長輩或朋友。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桓范《諫爭》:“今正直諫,則近死辱而遠榮寵,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298

    正論

    成語拼音:
    zhí yán zhèng lùn
    成語解釋:
    正直公道的論。
    成語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王荊公始用事,公以直正論折之,不能勝。”
    299

    正色

    成語拼音:
    zhí yán zhèng sè
    成語解釋:
    語正直,儀容嚴肅。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國淵傳》:“每于公朝論議,常直正色,退無私焉。”
    300

    造語

    成語拼音:
    zuò yán zào yǔ
    成語解釋:
    謂編造虛誕的辭。
    成語出處:
    《莊子·盜跖》:“爾作造語,妄稱文武,冠技術之冠,帶死牛之脅,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
    * 第二個字是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