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言的成語 (300個)

    261

    興邦,一喪邦

    成語拼音:
    yī yán xīng bāng,yī yán sàng bāng
    成語解釋:
    邦:國家。指關鍵時刻一句話可以關系到國家的興或亡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一而興邦,有諸?……一而喪邦,有諸?”
    262

    虛美

    成語拼音:
    yì yán xū měi
    成語解釋:
    過甚其辭、不符合實際地稱美。
    成語出處:
    清·方苞《書周頌清廟詩后》:“古人事君親要于誠信,不敢溢虛美,以滋天下后世之口實也。”
    263

    狎語

    成語拼音:
    yín yán xiá yǔ
    成語解釋:
    見“淫媟語”。
    成語出處:
    明·郎瑛《七修類稿·詩文·洪遂初》:“(襄城)一日偶至書院中,見案上一帙,觀之,乃春畫也。每幅有洪詩,多淫狎語,遂為逐客。”
    264

    以蔽

    成語拼音:
    yī yán yǐ bì
    成語解釋:
    蔽:掩覆,引申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
    成語出處:
    唐·劉子玄《論史上蕭至忠書》:“凡此不可,其流實多,一以蔽,三隅自反。”
    265

    已出,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yǐ chū,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第35卷:“大丈夫做事,一已出,駟馬難追。”
    266

    一動

    成語拼音:
    yī yán yī dòng
    成語解釋:
    一句話和一個行動。也指每句話和每一個行動
    成語出處:
    朱自清《山野掇拾》:“他們于一一動之征,一沙一石之細,都不輕輕放過。”
    267

    一行

    成語拼音:
    yī yán yī xíng
    成語解釋:
    每句話,每個行動。
    成語出處:
    清 馮景《今世說序》:“則夫一一行,傳其人之神,何以異是。”
    268

    庸行

    成語拼音:
    yōng yán yōng xíng
    成語解釋:
    指平平常常的行。
    成語出處:
    《周易 干》:“庸之信,庸行之謹。”
    269

    中的

    成語拼音:
    yī yán zhōng de
    成語解釋: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話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話就說到關鍵的地方。
    成語出處:
    《中國現在記》第一回:“你做折子須要在此等地方著想,保管你一中的,上頭不能不準。”
    270

    在前

    成語拼音:
    yǒu yán zài qián
    成語解釋:
    已以有話說在前頭。指事先打了招呼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第十卷:“只是有在前,一字也不敢開口。”
    271

    在先

    成語拼音:
    yǒu yán zài xiān
    成語解釋:
    把話說在前頭。指事前打過招呼。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 張淑兒巧脫楊生》:“他有在先,你今日不須驚怕。”
    272

    不諱

    成語拼音:
    zhèng yán bù huì
    成語解釋:
    說話爽直,毫無忌諱。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卜居》:“寧正不諱以危身乎?”
    273

    讜論

    成語拼音:
    zhōng yán dǎng lùn
    成語解釋:
    讜:正直。出忠誠,立論正直
    成語出處:
    宋·宋孝宗《經進東坡文集序》:“故贈太師謚文忠蘇軾,忠讜論,立朝大節,一時廷臣無出其右。”
    274

    讜議

    成語拼音:
    zhí yán dǎng yì
    成語解釋:
    讜:正直。指正直的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甲:“每侍臣賜對,則左右悉去,故直讜議,盡得上達。”
    275

    骨鯁

    成語拼音:
    zhí yán gǔ gěng
    成語解釋:
    :正直的論;骨鯁:魚骨卡在喉嚨里。直話如不說出來,就像魚骨卡在喉嚨里般難受。比喻為人耿直,敢于直,氣節剛正
    成語出處:
    唐·韓愈《爭臣論》:“知朝廷有直骨鯁之臣,天子有不譖賞從諫如流之美。”
    276

    賈禍

    成語拼音:
    zhí yán gǔ huò
    成語解釋:
    直:坦率、直爽;賈:買,引伸為招致。指說話坦率的人會惹禍。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必及于難。”
    277

    惑眾

    成語拼音:
    zào yán huò zhòng
    成語解釋:
    惑:迷惑。制造謠迷惑群眾
    成語出處:
    清·壯者《掃迷帚》第十回:“老兄六尺須眉,何苦同婦人女子一般識見,造惑眾,說得天花亂墜,鑿鑿有據呢!”
    278

    極諫

    成語拼音:
    zhí yán jí jiàn
    成語解釋:
    ①謂以正直的論諫諍。古時多用于臣下對君主。②直極諫科的省稱。
    成語出處:
    漢·晁錯《舉賢良對策》:“救主之失,補主之過,揚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內無邪辟之行,外無騫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謂直極諫之士矣。”
    279

    嘉謨

    成語拼音:
    zhōng yán jiā mó
    成語解釋:
    謨:謀略。忠誠的進盲,出眾的謀略
    成語出處:
    宋·陳亮《謝何正啟》:“舉一世之端人正士,莫之或先;合二百年之忠嘉謨,于斯并建。”
    280

    盡意

    成語拼音:
    zhí yán jìn yì
    成語解釋:
    直爽地說出全部的意思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元帝紀》:“直盡意,無有所諱。”
    * 第二個字是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