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言的成語 (300個)

    221

    贅語

    成語拼音:
    xián yán zhuì yǔ
    成語解釋:
    無關緊要的話;多余的話。
    成語出處:
    秦牧《藝海拾貝·鷯哥的一語》:“一句千錘百煉、寓意深遠的說話,就抵得許許多多不著邊際的閑贅語。”
    222

    半辭

    成語拼音:
    yī yán bàn cí
    成語解釋:
    見“一半語”。
    成語出處:
    《史記·魏公子列傳》:“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
    223

    不煩

    成語拼音:
    yào yán bù fá
    成語解釋:
    要:簡要;煩:煩瑣。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一點不羅嗦。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管辰《管輅別傳》:“可謂要不煩也。”
    224

    不發

    成語拼音:
    yī yán bù fā
    成語解釋:
    一句話也不說。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卷一:“三巧兒聽說丈夫把她休了,一不發,啼哭起來。”
    225

    不繁

    成語拼音:
    yào yán bù fán
    成語解釋:
    要:簡要;繁:繁雜。指說話或寫文章簡單扼要,不繁瑣
    成語出處: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三部:“李大爺要不繁……”
    226

    半句

    成語拼音:
    yī yán bàn jù
    成語解釋:
    見“一半語”。
    成語出處:
    《朱子語類》卷十一:“近來學者有一種則舍去冊子,卻欲于一半句上便要見道理。”
    227

    半語

    成語拼音:
    yī yán bàn yǔ
    成語解釋:
    指很少的一兩句話。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公子列傳》:“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
    228

    蔽之

    成語拼音:
    yī yán bì zhī
    成語解釋:
    蔽:掩覆,引申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
    成語出處:
    《宋書·索虜傳》:“因此而推勝負,殆可以一蔽之。”
    229

    半字

    成語拼音:
    yī yán bàn zì
    成語解釋:
    指很少的一兩句話
    成語出處:
    《三遂平妖傳》第二回:“袁公此時那有心情回答他一半字,舒著雙臂拉開,徑奔石床上,取了如意冊兒,翻身復上天門。”
    230

    抄百總

    成語拼音:
    yī yán chāo bǎi zǒng
    成語解釋:
    抄:包括;百總:全部。一句話包括了全部,再也不改變。指打定了主意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那知他打定了九牛拉不轉的主意,一抄百總,任是誰說,算是去定了。”
    231

    出口,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駟馬:四匹馬拉車。話說出了口,就是四匹馬拉車也難追回。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筆說·駟不及舌說》:“俗云:一出口,駟馬難追。《論語》所謂‘駟不及舌’也。”
    232

    定交

    成語拼音:
    yī yán dìng jiāo
    成語解釋:
    交:結交。一句話就確定了兩人友好交往。形容雙方意氣相投,一見如故
    成語出處:
    唐·權德輿《唐丞相太保致仕岐國公杜公墓志銘序》:“一定交,死生以之,趨人之急,唯恐不及。”
    233

    訂交

    成語拼音:
    yī yán dìng jiāo
    成語解釋:
    交:結交。一句話就確定了兩人友好交往。形容雙方意氣相投,一見如故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5回:“不想到天緣湊巧,倒在此地相會,又得彼此情同針芥,一訂交,真是難得的一樁奇遇。”
    234

    而定

    成語拼音:
    yī yán ér dìng
    成語解釋:
    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說話算數,決不反悔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一而定三國。”
    235

    既出,駟馬難追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 ,sì mǎ nán zhuī
    成語解釋:
    駟馬:古時用四匹馬拉一輛車。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的車也追不上;形容話已說出口;沒法再收回。也作“一出口;駟馬難追”或單作“駟馬難追”。
    成語出處:
    元·李壽卿《伍員吹蕭》第三折:“大丈夫一既出;駟馬難追;豈有反悔之理。”
    236

    既出,如白染皂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rú bái rǎn zào
    成語解釋:
    皂:黑色。話一出口,如同白底染上黑色。比喻話一出口,就不能更改收回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5回:“何出此,大將軍一既出,如白染皂。”
    237

    既出,金玉不移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
    成語解釋:
    移:改變。話說出了口,就是用黃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貞心定識不減古媛,今日一既出,金玉不移。”
    238

    舉人

    成語拼音:
    yǐ yán jǔ rén
    成語解釋:
    根據論來舉薦人才。
    成語出處:
    漢·桓寬《鹽鐵論·利議》:“[文學]議論稱誦,竊商賜之辭;刺譏治,過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萬乘。及授之政,昏亂不治。故以舉人,若以毛相馬,此其所以多不稱舉。”
    239

    兩語

    成語拼音:
    yī yán liǎng yǔ
    成語解釋:
    為數不多的幾句話。
    成語出處:
    《玉嬌梨》第二回:“倒只愁兒子無真實之才,恐怕一兩語露出馬腳。”
    240

    媟語

    成語拼音:
    yín yán liǎng yǔ
    成語解釋:
    輕狎的詞;淫穢猥褻的詞。
    成語出處:
    唐·杜牧《唐故平盧軍節度巡官隴西李府君墓志銘》:“淫媟語,冬寒夏熱,人人肌骨,不可除去。”
    * 第二個字是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