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言的成語 (300個)

    181

    媚語

    成語拼音:
    tián yán mèi yǔ
    成語解釋:
    見“甜軟語”。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卷:“滴珠嘆了一口氣縮做一團,被吳大郎甜媚語,輕輕款款,扳將過來。”
    182

    柔舌

    成語拼音:
    tián yán róu shé
    成語解釋:
    蜜語。
    成語出處:
    唐·杜牧《上池州李使君書》:“故有知之者,有怒之者,怒不附己者,怒不恬柔舌道其盛美者,怒守直道而違己者。”
    183

    軟語

    成語拼音:
    tián yán ruǎn yǔ
    成語解釋:
    甜蜜溫柔的話。
    成語出處:
    宋 趙長卿《柳梢青》詞:“甜軟語,長記那時,蕭娘叮囑。”
    184

    微中

    成語拼音:
    tán yán wēi zhòng
    成語解釋:
    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說話委婉而中肯。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序》:“談微中,亦可以解紛。”
    185

    微中

    成語拼音:
    tán yán wēi zhòng
    成語解釋:
    說話隱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 督撫 海忠介被糾》:“真所謂譚天微中,可以解紛矣。”
    186

    咽理

    成語拼音:
    tūn yán yān lǐ
    成語解釋:
    指不敢聲張和申辯。
    成語出處:
    《南史·王藻傳》:“其人雖眾,然皆患彰遐邇,事隔天朝,故吞咽理,無敢論訴。”
    187

    長城

    成語拼音:
    wǔ yán cháng chéng
    成語解釋:
    稱譽善于作五詩的好手。
    成語出處:
    《新唐書·秦系傳》:“長卿自以為五長城,系用偏師攻之,雖老益壯。”
    188

    讜論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ǎng lùn
    成語解釋:
    危:高聳的樣子;讜:正直。指正直的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答孫元規大資書》:“伏惟閣下危讜論,流風善政,簡在天子之心,而諷于士大夫之口,名聲之盛,位勢之尊,不宜以細故茍自貶損。”
    189

    大誼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à yì
    成語解釋:
    見“微大義”。
    成語出處:
    清·魏源《序》:“所以發明西漢《尚書》今、古文之微大誼,而辟東漢馬鄭古文之鑿空無師傳也。”
    190

    大指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à zhǐ
    成語解釋:
    :精深微秒的辭。包含在精微語里的深刻的道理
    成語出處:
    清·龔自珍《資政大夫禮部侍郎武進莊公神道碑銘》:“傳山右閻氏之緒學,求二帝三王之微大指,閔秦火之郁儼,悼孔澤之不完具。”
    191

    高論

    成語拼音:
    wēi yán gāo lùn
    成語解釋:
    正直而不同凡響的論。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息夫躬傳》:“初,躬待詔,數危高論,自恐遭害,著絕命辭。”
    192

    穢語

    成語拼音:
    wū yán huì yǔ
    成語解釋:
    指骯臟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話語
    成語出處:
    熊召政《張居正》第二卷第30回:“污穢語嘲罵不說,甚至大轎子抬過街上,冷不丁就會有一塊石頭投擲過來。”
    193

    精義

    成語拼音:
    wēi yán jīng yì
    成語解釋:
    微:精深;微:精深微秒的辭。包含在精微語里的深刻的道理
    成語出處:
    清·鄭燮《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越過幾千百遍來,微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194

    可對

    成語拼音:
    wú yán kě duì
    成語解釋:
    對:對答,回答。沒有話來回答。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四:“師曰:‘這老和尚被我一問直得無可對。’”
    195

    逆耳

    成語拼音:
    wēi yán nì ěr
    成語解釋:
    正直的規勸聽起來不順耳。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太白行》:“龍攀鳳附不自由,何乃棄君來事仇。危逆耳誰為謀?”
    196

    竦論

    成語拼音:
    wēi yán sǒng lùn
    成語解釋:
    使人感到驚恐或震動的論。
    成語出處: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24回:“滯魄幽魂現形驚異類,危竦論改過望同胞。”
    197

    聳聽

    成語拼音:
    wēi yán sǒng tīng
    成語解釋:
    指故意說些夸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聳聽:使人聽了吃驚;危:使人吃驚的話。
    成語出處:
    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意者危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耶!”
    198

    悚聽

    成語拼音:
    wēi yán sǒng tīng
    成語解釋:
    :使人吃驚的話。指故意說些夸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
    成語出處:
    梁啟超《米禁危》:“我國民勿以吾為危悚聽也。”
    199

    妄聽

    成語拼音:
    wàng yán wàng tīng
    成語解釋:
    妄:不實。說得人隨便說,聽的人隨便聽,都不認真看待。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齊物論》:“予嘗為女妄之,女亦以妄聽之。”
    200

    危行

    成語拼音:
    wēi yán wēi xíng
    成語解釋:
    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邦有道,危危行。”
    * 第二個字是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