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行的成語 (155個)

    121

    修明

    成語拼音:
    xué xíng xiū míng
    成語解釋:
    修明:昌明。學問和品都很特出
    成語出處:
    《北史·崔鑒傳》:“父綽,少孤,學修明。”
    122

    夜歸

    成語拼音:
    xīng xíng yè guī
    成語解釋:
    天沒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來。
    成語出處:
    《晉書·夏統傳》:“幼孤貧,養親以孝聞,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夜歸,或至海邊,拘蚶蚏以資養。”
    123

    夜宿

    成語拼音:
    xiǎo xíng yè sù
    成語解釋:
    天亮啟程;入夜歇宿。形容旅途辛苦。曉: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
    成語出處: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曉夜宿無辭憚。”
    124

    夜住

    成語拼音:
    xiǎo xíng yè zhù
    成語解釋:
    見“曉夜宿”。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一卷:“趙旭詞畢,作別親友,起程而。于路饑餐渴飲,夜住曉。不則一日,來到東京。”
    125

    肘步

    成語拼音:
    xī xíng zhǒu bù
    成語解釋:
    膝蓋和胳膊肘著地走;匍匐而。形容地位卑下,不敢與別人平起平坐。
    成語出處:
    唐·王勃《山亭思友人序》:“陸平原、曹子建,足可以車載斗量;謝靈運、潘安仁,足可以膝肘步。”
    126

    逐隊

    成語拼音:
    xún xíng zhú duì
    成語解釋:
    猶言成群結隊。形容眾多的人依次成成隊。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五卷:“眾人尋逐隊,各據坐頭,討漿索酒。”
    127

    不貳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bù èr
    成語解釋:
    猶言言一致。
    成語出處:
    《晉書·孝友傳·許孜》:“至性孝友,立節清峻,與物恭讓,言不貳。”
    128

    不符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bù fú
    成語解釋:
    說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成語出處:
    《逸周書 官人》:“言不類,始終相悖。”
    129

    被繡

    成語拼音:
    yè xíng bèi xiù
    成語解釋:
    謂身穿錦繡衣服在黑夜走。比喻顯貴不為人所知。語本《史記·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誰知之者?”
    成語出處:
    語出《史記·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誰知之者?”
    130

    抱一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bào yī
    成語解釋:
    猶言言一致。
    成語出處:
    漢·賈誼《新書·道述》:“言抱一謂之貞,反貞為偽。”
    131

    不一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bù yī
    成語解釋:
    說的和做的不一致。
    成語出處:
    《逸周書 官人》:“言不類相似,始終相悖。”
    132

    舍藏

    成語拼音:
    yòng xíng cáng shě
    成語解釋:
    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時世大夫的處世態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用之則,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133

    鵝步

    成語拼音:
    yā xíng é bù
    成語解釋:
    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緩慢。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折:“我覷不的你梢寬也那褶下,肚迭胸高,鴨步鵝。”
    134

    計從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jì cóng
    成語解釋:
    同“言聽計從”。
    成語出處:
    《宋史·司馬光傳》:“光自見言計從,欲以身徇社稷。”
    135

    若一

    成語拼音:
    yán xíng ruò yī
    成語解釋:
    見“言抱一”。
    成語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齊田稷母》:“非義之事不計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若一,情貌相副。”
    136

    舜趨

    成語拼音:
    yǔ xíng shùn qū
    成語解釋:
    《荀子·非十二子》:“禹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楊倞注:“但宗圣人之威儀而已矣。”原謂僅模仿圣賢之外表而不注意內在的品德修養。后亦用以形容舉止循規蹈距。
    成語出處:
    《荀子·非十二子》:“禹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楊倞注:“但宗圣人之威儀而已矣。”
    137

    示威

    成語拼音:
    yóu xíng shì wēi
    成語解釋:
    廣大群眾為了慶祝、紀念、示威等在街上結隊而
    成語出處:
    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這些口號下煽動一部分人游示威,蓄謀讓外國人把他們的言論動拿到世界上去廣為宣傳。”
    138

    無成

    成語拼音:
    yí xíng wú chéng
    成語解釋:
    疑:懷疑,猶豫。動猶豫疑慮,就不能成功。
    成語出處:
    《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無成,疑事無功。”
    139

    無成,疑事無功

    成語拼音:
    yí xíng wú chéng,yí shì wú gōng
    成語解釋:
    疑:疑慮。動有疑慮就不會成功,做事有疑慮就沒有效果
    成語出處:
    戰國·衛·商鞅《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無成,疑事無功。”
    140

    無急步

    成語拼音:
    yuǎn xíng wú jí bù
    成語解釋:
    長途跋涉不能用急速的步子。比喻完成重大任務,不能急躁
    成語出處:
    《后西游記》第十回:“遠無急步。此去靈山,路程遙遠,老師忙也不在一時。”
    * 第二個字是行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