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水的成語 (148個)

    121

    救不得近火

    成語拼音: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只是遠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實等不得那從容的事了。”
    122

    救不得近渴

    成語拼音: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kě
    成語解釋:
    遠處的解不了眼前的渴。比喻不在眼前的事物不能救急
    成語出處:
    宋·陳師道《烏呼行》:“不應遠救近渴,空倉四壁雀不鳴。”
    123

    救不了近火

    成語拼音:
    yuǎn shuǐ jiù bù liǎo jìn huǒ
    成語解釋:
    遠距離的熄滅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緩慢的糾正或抵制邪惡的東西不可能應付緊急的狀態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只是遠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實等不得那從容的事了。”
    124

    解不了近渴

    成語拼音:
    yuǎn shuǐ jiě bù liǎo jìn kě
    成語解釋:
    比喻慢的辦法救不了急。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這也容易,只是'遠解不得近渴'。”
    125

    架橋

    成語拼音:
    yù shuǐ jià qiáo
    成語解釋:
    見“遇迭橋”。
    成語出處:
    康濯《太陽初升的時候·競賽》:“他們的勁頭都鼓的當當響,真是逢山開路,遇架橋,一氣兒跑步向前。”
    126

    成語拼音:
    yǐ shuǐ jǐ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雷同附和,對事情沒有好處。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誰能食之?”
    127

    成語拼音:
    yǐ shuǐ jiù shuǐ
    成語解釋:
    來救災,勢越盛。比喻不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長其勢。
    成語出處:
    《莊子 人世間》:“是以火救火,以,名之曰'益多'。”
    128

    難救近火

    成語拼音:
    yuǎn shuǐ nán jiù jìn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成語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九回:“只是遠難救近火,可惜這間興處店面沒有貨賣。”
    129

    曲肱

    成語拼音:
    yǐn shuǐ qū gōng
    成語解釋:
    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30

    棲衡

    成語拼音:
    yǐn shuǐ qī héng
    成語解釋:
    充饑,住簡陋房屋。形容生活清苦。
    成語出處:
    《舊唐書·崔慎由傳》:“屬歲兵荒,至于絕食,弟兄采佀拾橡實,飲棲衡,而講誦不輟,怡然終日。”
    131

    情深

    成語拼音:
    yú shuǐ qíng shēn
    成語解釋:
    像魚和那樣親密無間的深厚感情
    成語出處:
    132

    入墻

    成語拼音:
    yǐn shuǐ rù qiá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招災禍。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這不是我自己引入墻,開門揖盜么。”
    133

    食菽

    成語拼音:
    yǐn shuǐ shí shū
    成語解釋:
    見“飲啜菽”。
    成語出處:
    晉·皇甫謐《高士傳·老萊子》:“莞葭為墻,蓬蒿為室,枝木為床,蓍艾為席,飲食菽,墾山播種。”
    134

    成語拼音:
    yǐ shuǐ tóu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事物類同很難辨別。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說符》:“若以,何如?”
    135

    投石

    成語拼音:
    yǐ shuǐ tóu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意見相左,不能為對方所接受。
    成語出處:
    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其言也。如以投石,莫之受也。”
    136

    舞雩

    成語拼音:
    yí shuǐ wǔ yú
    成語解釋:
    謂知時處世,逍遙游樂。語本《論語·先進》:“浴乎沂,風乎舞雩。”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先進》:“浴乎沂,風乎舞雩。”
    137

    弦歌

    成語拼音:
    yí shuǐ xián gē
    成語解釋:
    謂知時處世,逍遙游樂。語本《論語·先進》:“捍曾點呴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先進》:“[曾點]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138

    相歡

    成語拼音:
    yú shuǐ xiāng huān
    成語解釋:
    猶言魚和諧。
    成語出處:
    明·沈仕《新令·閨情》套曲:“著甚來由,曉夜無休,又不是魚相歡,膠漆相投。”
    139

    相投

    成語拼音:
    yú shuǐ xiāng tóu
    成語解釋:
    猶言魚和諧。
    成語出處:
    明·袁鳧公《八聲甘州·代周非月賦別阿蟬》套曲:“冤家聚首,似漆膠相和,魚相投。”
    140

    洗血

    成語拼音:
    yǐ shuǐ xǐ xuè
    成語解釋:
    謂消除冤仇,以求和好。
    成語出處:
    《舊唐書·源休傳》:“吾今以洗血,不亦善乎!”
    * 第二個字是水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