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無的成語 (278個)
-
241
一無牽掛
- 成語拼音:
- yī wú qiān guà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任何掛念的人和事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他橫豎是單槍獨馬,一無牽掛,當下由杭赴蘇,尋著了那位幫帶。”
-
242
杳無人跡
- 成語拼音:
- yǎo wú rén jì
- 成語解釋:
- 見“杳無人跡”。
- 成語出處:
- 唐·常沂《靈鬼志·鄭紹》:“至明年春,紹復至此,但見紅花翠竹,流水青山,杳無人跡。紹乃號慟經日而返。”
-
243
杳無人煙
- 成語拼音:
- yǎo wú rén yān
- 成語解釋:
- 謂僻遠無人居住。形容荒涼,偏僻。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四回:“師兄差疑了,似這杳無人煙之處,又無個怪獸妖禽,怕他怎的?”
-
244
一無是處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hì chù
- 成語解釋:
- 是:對,正確。沒有一點兒對的或好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宋 歐陽修《與王懿敏公》:“事與心違,無一是處,未知何日遂得釋然。”
-
245
一無所成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chéng
- 成語解釋:
- 一點沒有成就。
- 成語出處:
- 清 黃遵楷《跋》:“讀先兄病篤之書,謂平生懷抱,一無所成,惟近古體詩能自立耳。”
-
246
一無所長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cháng
- 成語解釋:
- 沒有一點專長。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9回:“今先生處勝門下三年,勝未有所聞,是先生于文武一無所長也。”
-
247
一無所得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dé
- 成語解釋:
- 什么東西也沒有得到
- 成語出處:
- 漢 焦贛《易林》:“步走逐鹿,空無所得。”
-
248
一無所獲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huò
- 成語解釋:
- 什么東西都沒有獲得(一無:全無)。
- 成語出處: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勢既暮,壽兒且寄院中止宿,顥亦懷疑,因命搜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
249
一無所好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hào
- 成語解釋:
- 好:喜愛。指沒有一種愛好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1回:“這些茶樹都是家父自幼種的。家父一生一無所好,就只喜茶。”
-
250
一無所見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jiàn
- 成語解釋:
- 什么也沒有看見
- 成語出處:
- 清·嚴復《浮生六記》第三卷:“悄呼蕓名而祝之,滿室寂然,一無所見。”
-
251
一無所能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néng
- 成語解釋:
- 一點沒有能耐(能:能力;本領)。
- 成語出處:
- 清 錢泳《履園叢話》:“又蘇州葉某者,性迂拙,一無所能,其父死,既無產業,且有逋負。”
-
252
一無所求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qiú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什么要求或需要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要我給她遮掩個門戶;此外一無所求。”
-
253
一無所取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qǔ
- 成語解釋:
- 原指一點都沒拿。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鐘會傳》裴松之注:“會前后賜錢帛數百萬計,悉送供公家之用,一無所取。”
-
254
一無所知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zhī
- 成語解釋:
- 一:都;全。什么都不知道;不懂。
- 成語出處:
- 唐 白居易《悲哉行》:“朝從博徒飲,暮有娼樓期……聲色狗馬外,其余一無知。”
-
255
有無相通
- 成語拼音:
- yǒu wú xiāng tōng
- 成語解釋:
- 互通有無,互相接濟。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劉定伯墓志銘》:“朋友有無相通,急難于我乎赴。”
-
256
杳無消息
- 成語拼音:
- yǎo wú xiāo xī
- 成語解釋:
- 杳:無影無蹤。沒有一點兒音信。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微聞有浮海行者,蹤跡可疑。乃南至閩廣近海諸地,無不遍歷,杳無消息。”
-
257
杳無信息
- 成語拼音:
- yǎo wú xìn xī
- 成語解釋:
- 同“杳無音信”。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邯鄲記》第十八出:“一從盧郎征西,杳無信息,不知彼中征戰若何。”
-
258
野無遺才
- 成語拼音:
- yě wú yí cái
- 成語解釋:
- 見“野無遺賢”。
- 成語出處:
- 《魏書·陽尼傳》:“舉賢良,黜不肖,使野無遺才,朝無素餐。”
-
259
杳無音耗
- 成語拼音:
- yǎo wú yīn hào
- 成語解釋:
- 猶言杳無音信。
- 成語出處:
- 宋·無名氏《異聞總錄》第一卷:“汝投于海,杳無音耗……何得在此?”
-
260
野無遺賢
- 成語拼音:
- yě wú yí xián
- 成語解釋:
- 民間沒有被棄置不用的人才。指任人唯賢,人盡其才。
- 成語出處:
- 《尚書 大禹漠》:“野無遺賢,萬邦咸寧。”
* 第二個字是無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