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家的成語 (138個)

    121

    一火

    成語拼音:
    yī jiā yī huǒ
    成語解釋:
    謂所有當什物。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五卷:“王媼嫁了馬周,把自己一一火,都搬到馬來了。”
    122

    一計

    成語拼音:
    yī jiā yī jì
    成語解釋:
    指一夫一妻的庭生活或財產,引申為一人。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把似你守著一一計,誰著你收拾下兩婦三妻。”
    123

    宜解不宜結

    成語拼音:
    yuān jiā yí jiě bù yí jié
    成語解釋:
    指應該化解矛盾而不是深化矛盾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二回:“常言道:‘冤宜解不宜結。’那人來惹我,尚然要忍耐,讓他幾分,免了多少是非。”
    124

    宜室

    成語拼音:
    yí jiā yí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庭和順,夫妻和睦。
    成語出處:
    《詩經·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
    125

    之辭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cí
    成語解釋:
    同“一之言”。
    成語出處:
    《晉書·裴頠傳》:“觀《老子》之書,雖博有所經,而云‘有生于無’,以虛為主,偏立一之辭,豈有以而然哉!”
    126

    之論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lùn
    成語解釋: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成語出處:
    清·顧炎武《與友人論易書》:“排斥眾說,以申一之論,而通往之路狹矣。”
    127

    之說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shuō
    成語解釋: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成語出處:
    《舊唐書·陸贄傳》:“聽一之說則例理可征;考歷代所行,則成敗異效。”
    128

    之學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xué
    成語解釋:
    自成一的學派。
    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之言。”漢·班固《典引》:“司馬遷著書成一之言。”
    129

    之言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yán
    成語解釋:
    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之言。”
    130

    之作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zuò
    成語解釋:
    自成一的著作。
    成語出處:
    《宋書·范曄傳》:“不得志,乃刪眾《后漢書》為一之作。”
    131

    之主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zhǔ
    成語解釋:
    庭的當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秦重道:‘媽媽是一之主,有甚煩難?’”
    132

    之長

    成語拼音:
    yī jiā zhī zhǎng
    成語解釋:
    庭的當
    成語出處:
    劉斯奮《白門柳·雞鳴風雨》第六章:“一之長冒起宗就斷然決定:所有男丁立即剃掉頭發。”
    133

    債主

    成語拼音:
    yuàn jiā zhài zhǔ
    成語解釋:
    佛教語,指與我有冤仇的人。
    成語出處:
    唐 孔思義《造像題記》:“業道受苦及怨債主,悉愿布施歡喜,速得神生凈土。”
    134

    不造

    成語拼音:
    zāo jiā bù zào
    成語解釋:
    遭:遇到;造:成。原是周成王居父喪時自哀之辭。后指遭遇中不幸的事。
    成語出處:
    《詩經 周頌 閔予小子》:“閔予小子,遭不造,嬛嬛在疚。”
    135

    成語拼音:
    zài jiā chū jiā
    成語解釋:
    指不出當和尚,清心寡欲,在修行。
    成語出處:
    《法苑珠林》卷一0七:“在,平等而受。”
    136

    長李

    成語拼音:
    zhāng jiā cháng lǐ jiā duǎn
    成語解釋:
    說張的長,李的短。比喻與己無關的閑話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1回:“那婆子吃了許多酒,口里只管夾七帶八嘈,正在那里,張長,李短,說白道綠。”
    137

    嬌女

    成語拼音:
    zuǒ jiā jiāo nǚ
    成語解釋:
    晉左思《嬌女詩》有“吾有嬌女,皎皎頗白晳”之句,后以“左嬌女”指美麗可愛的少女。
    成語出處:
    晉·左思《嬌女詩(吾有嬌女)》:“吾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唐·李商隱《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詩:“嵇氏幼男猶可憫,左嬌女豈能忘。”
    138

    撞著

    成語拼音:
    zì jiā zhuàng zháo
    成語解釋:
    :自己;著:著。自己的言行前后矛盾
    成語出處:
    《禪林類聚·看經門》:“須彌山高不見嶺,大海水深不見底。簸土揚塵無處尋,回頭撞著自底。”
    * 第二個字是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