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天的成語 (368個)

    241

    害理

    成語拼音:
    sàng tiān hài lǐ
    成語解釋:
    做事兇狠殘忍,全無道德。
    成語出處: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七回:“急于做官,所以喪害理,至于如此。”
    242

    兩頭

    成語拼音:
    sān tiān liǎng tóu
    成語解釋:
    隔一,或幾乎每。形容經常、頻繁。
    成語出處:
    老舍《我這一輩子》:“我三兩頭的到這里來巡邏。”
    243

    摸地

    成語拼音:
    suō tiān mō dì
    成語解釋:
    指上竄下跳。比喻到處逃竄。
    成語出處:
    《醒世姻緣傳》第七六回:“素姐忘記了是猴,只道當真成了自己的老公,朝鞭暮撲,打得個猴精梭摸地的著極。”
    244

    入地

    成語拼音:
    shēng tiān rù dì
    成語解釋:
    升:上升。上到上,鉆入地下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長恨歌》:“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入地求之遍。”
    245

    無路,入地無門

    成語拼音: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
    成語解釋: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無路,入地無門。”
    246

    恤民

    成語拼音:
    shùn tiān xù mín
    成語解釋:
    順:依順,順從;恤:體恤。順應意,體恤民眾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朕與單于俱由此道,順恤民,世世相傳,施之無窮,下莫不咸嘉。”
    247

    應命

    成語拼音:
    shùn tiān yìng mìng
    成語解釋:
    順:依順,順從;命:命。順應意,遵從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大君代司命,君命即是命,命所在,便是條意外的岔路,順應命,安知非福?”
    248

    應人

    成語拼音:
    shùn tiān yìng rén
    成語解釋:
    應:適應,適合。順應命,合乎人心。舊時常用于頌揚建立新的朝代。
    成語出處:
    《周易 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249

    應時

    成語拼音:
    shùn tiān yīng shí
    成語解釋:
    順:順從。應:適應。時:時機。指上要遵從命,下要適應時機。
    成語出處:
    《晉書·羊祜傳》:“先帝順應時,西平巴蜀,南和吳會,海內得以休息,兆庶有樂安之心。”
    250

    者存,逆者亡

    成語拼音:
    shùn tiān zhě cún,nì tiān zhě wáng
    成語解釋:
    指順從道的就生存,違背道的則滅亡。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斯二者,也。順者存,逆者亡。”
    251

    者昌,逆者亡

    成語拼音:
    shùn tiān zhě chāng,nì tiān zhě wáng
    成語解釋:
    指順從道的就生存,違背道的則滅亡。同“順者存,逆者亡”
    成語出處:
    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豈不聞順者昌,逆者亡,趙氏既昌,合當順人應,不宜苦苦直要報仇。”
    252

    指日

    成語拼音:
    shì tiān zhǐ rì
    成語解釋:
    對著、日發誓。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正俗》:“而其臣抱君之遺孤,奔走海島,誓指日,擁立為帝。”
    253

    者逸,逆者勞

    成語拼音:
    shùn tiān zhě yì,nì tiān zhě láo
    成語解釋:
    順:順從;逸:安逸;逆:違背。順從理的能夠得到安逸,違背理的就會遭受勞苦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7回:“豈不聞‘順者逸,逆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
    254

    安命

    成語拼音:
    tīng tiān ān mìng
    成語解釋:
    聽:任憑;命:命運。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
    成語出處:
    巴金《秋》:“也說不上滿意,這不過是聽安命罷了。”
    255

    徹地

    成語拼音:
    tōng tiān chè dì
    成語解釋:
    ①形容本領十分高強。②從到地,到處。
    成語出處:
    元·石君寶《李亞仙花酒曲江池》第二折:“總饒你便通徹地的郎君,也不夠三朝五日遭瘟。”
    256

    達地

    成語拼音:
    tōng tiān dá dì
    成語解釋:
    猶言頂立地。
    成語出處: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三六回:“俺是通達地,有一無二,帶管本山山寨頭名寨主女將軍。”
    257

    大罪

    成語拼音:
    tāo tiān dà zuì
    成語解釋:
    形容罪惡極大。
    成語出處:
    毛澤東《質問國民黨》:“這兩種錯誤,都是滔大罪的性質,都是和敵人漢奸毫無區別的,你們必須糾正這些錯誤。”
    258

    哭地

    成語拼音:
    tí tiān kū dì
    成語解釋:
    叫地的哭號,形容非常悲痛。
    成語出處:
    元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闌路駕上書》:“奉使來時,驚動地,奉使去時,烏黑地,官吏都歡喜地,百姓卻啼哭地。”
    259

    論地

    成語拼音:
    tán tiān lùn dì
    成語解釋:
    談論文地理。形容博學多識。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符金錠》第二折:“俺門中未有三千客出來的談論地胸卷江淮。”
    260

    漏網

    成語拼音:
    tuō tiān lòu wǎng
    成語解釋:
    謂不受約束地胡作非為。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6回:“從前只有九姨太有些,脫漏網的事做的頂多,銀子少了不要,至少五百起碼,以及幾千幾萬不等。”
    * 第二個字是天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