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聲的成語 (138個)

    101

    無色

    成語拼音:
    wú shēng wú sè
    成語解釋:
    沒有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動人。
    成語出處:
    《新華月報》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沒有真實地反映這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而把它寫得冷冷清清,無無色。”
    102

    無臭

    成語拼音:
    wú shēng wú xiù
    成語解釋:
    臭:氣味。沒有音;沒有氣味。比喻沒有名;不被人知道。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文王》:“上天之載,無無臭。”
    103

    無息

    成語拼音:
    wú shēng wú xī
    成語解釋:
    息:音信;消息。沒有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響;不為人覺察。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 1047 至胡風》:“一到里面去,即醬在無聊的糾紛中,無無息。”
    104

    相思

    成語拼音:
    wén shēng xiāng sī
    成語解釋:
    :名。指思慕、欽仰有望的人。
    成語出處:
    《鬼谷子·內揵》:“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不御,遙聞而相思。”
    105

    背實

    成語拼音: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成語解釋:
    向往虛名而不求實際;注重傳聞而背離事實。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常人貴遠賤親,向背實;又患暗于自見,謂己為賢。”
    106

    避影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bì yǐng
    成語解釋:
    猶言銷匿跡。
    成語出處:
    唐·孫揆《令應傳》:“妾又以夫族得罪于天,未蒙上帝昭雪,所以銷避影,而自困如是。”
    107

    恫嚇

    成語拼音:
    xū shēng dòng xià
    成語解釋:
    :假裝出一種勢。用虛張勢來恐嚇別人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8章:“張勛所謂‘誰敢造反我就去打誰’的一句豪語,不過虛恫嚇,他未嘗不知道他的辮子軍……并不善于沖鋒陷陣。”
    108

    后實

    成語拼音:
    xiān shēng hòu shí
    成語解釋:
    勢;實:實力。比喻先用勢挫折敵方士氣,然后交戰。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兵固有先而后實者,此之謂也。”
    109

    斂跡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liǎn jì
    成語解釋:
    猶言銷匿跡。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斂跡。”
    110

    滅跡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miè jì
    成語解釋:
    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再出現。
    成語出處:
    《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滅跡,何必山林!”
    111

    美譽

    成語拼音:
    xiū shēng měi yù
    成語解釋:
    休:美好。美好的譽。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回:“陳留王協,圣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
    112

    匿跡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nì jì
    成語解釋:
    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再出現。
    成語出處:
    語出《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滅跡,何必山林!”
    113

    匿影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nì yǐng
    成語解釋:
    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再出現。
    成語出處:
    語出《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滅跡,何必山林!”
    114

    匿影

    成語拼音:
    xiāo shēng nì yǐng
    成語解釋:
    見“銷避影”。
    成語出處:
    清·陳其元《庸閑齋筆記·南匯李高士》:“又不見遺民尚有葉與熊,棄家削發空王宮,銷匿影將毋同。”
    115

    細氣

    成語拼音:
    xì shēng xì qì
    成語解釋:
    形容音柔軟輕細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24回:“就聽里面細細氣地說:‘聞賢弟,你焉能知道兩個人的來意?這是為御貓而來。”
    116

    不響

    成語拼音:
    yī shēng bù xiǎng
    成語解釋:
    指不發出一點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1回:“仿佛菊笑一不響的閃了進來,像貓兒戲蝶一般,擒擒縱縱地把自己搏弄。”
    117

    成語拼音:
    yìng shēng chóng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胸無主張,隨附和他人。
    成語出處:
    唐·劉束《隋唐嘉話》:“有患應病者,問醫官蘇澄,……過至他藥,復應如初。澄因為處方,以此藥為主,其病自除。”
    118

    釣世

    成語拼音:
    yù shēng diào shì
    成語解釋:
    猶言沽名釣譽。
    成語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諸子之徒,心非郁陶,茍馳夸飾,鬻釣世,此為文而造情也。”
    119

    怪氣

    成語拼音:
    yāo shēng guài qì
    成語解釋:
    說話腔調妖里妖氣,姿態怪異而輕佻
    成語出處:
    120

    滿道

    成語拼音:
    yuàn shēng mǎn dào
    成語解釋:
    道:道路。怨恨的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和怨恨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滿道。”
    * 第二個字是聲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