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軍的成語 (31個)
-
21
避軍三舍
- 成語拼音:
- bì jūn sān shè
- 成語解釋:
- 指退讓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 成語出處:
- 見“避君三舍”。
-
22
賁軍之將
- 成語拼音:
- bēn jūn zhī jiàng
- 成語解釋:
- 賁:覆敗。打了敗仗的將領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射儀》:“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
-
23
殘軍敗將
- 成語拼音:
- cán jūn bài jiàng
- 成語解釋:
- 戰敗后殘余的兵將。同“殘兵敗將”。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開昭救忠》第二折:“看了我這些殘軍敗將,你都殺了,倒也是個干凈。”
-
24
孤軍薄旅
- 成語拼音:
- gū jūn bó lǚ
- 成語解釋:
- 旅:軍隊。指勢力孤弱的軍隊或其他力量
- 成語出處:
-
25
孤軍獨戰
- 成語拼音:
- gū jūn dú zhàn
- 成語解釋:
- 孤:單獨。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比喻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在無援的情況下從事某項工作
- 成語出處:
- 《隋書·虞慶則傳》:“由是長儒孤軍獨戰,死者十八九。”
-
26
孤軍深入
- 成語拼音:
- gū jūn shēn rù
- 成語解釋:
- 孤立無援的軍隊深入到敵作戰區。
- 成語出處:
- 《周書 賀若敦傳》:“瑱等以敦孤軍深入,規欲取之。”
-
27
臨軍對壘
- 成語拼音:
- lín jūn duì lěi
- 成語解釋:
- 臨:面對;壘:軍營,堡壘。面對敵方軍隊。指作戰的場合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萬國來朝》第三折:“領將驅兵勇戰敵,臨軍對壘慣相持。”
-
28
臨軍對陣
- 成語拼音:
- lín jūn duì zhèn
- 成語解釋:
- 臨:面對。面對敵方軍隊。指作戰的場合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慶賞端陽》第一折:“驟馬橫槍武藝精,臨軍對陣見輸贏。”
-
29
破軍殺將
- 成語拼音:
- pò jūn shā jiāng
- 成語解釋:
- ①軍被破,將被殺。謂全軍覆沒。②攻破敵軍,殺死敵將。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昔者,齊人伐楚,戰勝,破軍殺將,再辟千里。”
-
30
全軍覆滅
- 成語拼音:
- quán jūn fù miè
- 成語解釋:
- 整個軍隊全部被消滅。比喻事情徹底失敗。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復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面,全軍覆沒;臣等只得逃回。”
-
31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 成語拼音:
- qiān jūn yì dé,yī jiàng nán qiú
- 成語解釋:
- 指將才難得。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陡恁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 第二個字是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