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其的成語 (72個)

    61

    一點,不及

    成語拼音: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成語解釋:
    對于人或事不從全面看,只是抓住一點就攻擊。多指有偏見的批評。
    成語出處:
    《新華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還不覺悟的人就冷眼旁觀,吹毛求疵,攻一點,不及余。”
    62

    毒也

    成語拼音:
    hé qí dú yě
    成語解釋:
    也:文言助語,置于詞尾,與“何”相配合,構成反詰語氣。多么狠毒呀!
    成語出處:
    63

    少作

    成語拼音:
    huǐ qí shǎo zuò
    成語解釋:
    謂不滿年輕時未成熟的作品。
    成語出處:
    漢·楊修《答臨淄侯箋》:“修家子云,老不曉事,強著一書,悔少作。”
    64

    本根

    成語拼音:
    jué qí běn gēn
    成語解釋:
    本:草木的根。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成語出處:
    《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65

    不意

    成語拼音:
    jī qí bù yì
    成語解釋:
    在敵人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下進行攻擊。
    成語出處:
    《孫子·虛實》:“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三國·魏·曹操注:“出空擊虛,避所守,擊不意。”
    66

    所長

    成語拼音:
    jìn qí suǒ cháng
    成語解釋:
    盡:全部用出;長:特長,擅長。把所擅長的東西全部發揮出來。
    成語出處:
    《北史·齊本紀上》:“每山園游宴,必見招攜;執射賦詩,各盡所長,以為娛適。”
    67

    所能

    成語拼音:
    jìn qí suǒ néng
    成語解釋:
    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成語出處:
    68

    不逮

    成語拼音:
    kuāng qí bù dǎi
    成語解釋:
    匡:糾正。逮:及,達到。不逮:達不到的地方。對于達不到的地方給予糾正或幫助。亦作“匡所不逮”。
    成語出處:
    《晉書·武帝紀》:“擇能正色弼違,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選。”
    69

    名曰

    成語拼音:
    měi qí míng yuē
    成語解釋:
    給予一個好聽的名字(名稱)叫做……
    成語出處:
    魯迅《藤野先生》:“美名曰‘富士山’。”
    70

    精華,去糟粕

    成語拼音:
    qǔ qí jīng huá,qù qí zāo pò
    成語解釋:
    糟粕:酒糟,比喻無用的東西。把有用的東西留下,把無用的東西丟掉
    成語出處:
    馬南邨《不要秘訣的秘訣》:“我們現在提倡讀書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精華,去糟粕,這個主張古代讀書人卻沒有膽量提出。”
    71

    首領

    成語拼音:
    quán qí shǒu lǐng
    成語解釋:
    保住腦袋與性命
    成語出處:
    漢·楊惲《極孫會宗書》:“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豈得全首領,復奉先人之丘墓乎?”
    72

    自然

    成語拼音:
    rèn qí zì rán
    成語解釋:
    任:聽憑;不管。指對人、對事聽憑他(它)自由發展;不加約束或引導。
    成語出處:
    宋 周密《齊東野語 小兒瘡痘》:“大要在固臟氣之外,任自然耳。”
    * 第二個字是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