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一的成語 (106個)
-
21
彼一時,此一時
- 成語拼音:
-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表示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22
純一不雜
- 成語拼音:
- chún yī bù zá
- 成語解釋:
- 純:純粹;一:單一;雜:駁雜,不純潔。形容純粹、單一,沒有雜質
- 成語出處:
- 魯迅《“題未定”草》:“東林黨也有小人,古今來無純一不雜的君子群。”
-
23
從一而終
- 成語拼音:
- cóng yī ér zhōng
- 成語解釋:
-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 成語出處:
- 《周易 恒》:“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
-
24
懲一儆百
- 成語拼音:
- chéng yī jǐng bǎi
- 成語解釋:
- 懲:懲罰;警:警戒。處死一個人,借以警戒許多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尹翁歸傳》:“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
25
懲一警百
- 成語拼音:
- chéng yī jǐng bǎi
- 成語解釋:
- 警:警戒,也做“儆”。懲罰一個人以警戒多數人。
- 成語出處:
- 語本《漢書 尹翁歸傳》:“翁歸治東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庸庵筆記 威豐季年三奸伏誅》:“用特懲一儆百,期于力振頹靡。”
-
26
懲一戒百
- 成語拼音:
- chéng yī jiè bǎi
- 成語解釋:
- 見“懲一警百”。
- 成語出處:
- 明·沈釆《千金記》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問,懲一戒百難容忍。”
-
27
成一家言
- 成語拼音:
- chěng yī jiān yán
- 成語解釋:
- 指學問自成體系可派別。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韓愈傳》:“每言文章自漢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樹立,成一家言。”
-
28
懲一儆眾
- 成語拼音:
- chéng yī jǐ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懲:懲罰;儆:警告。懲罰一個人,以警戒眾人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谷際歧傳》:“若得懲一儆眾,自可群知洗濯。”
-
29
此一時,彼一時
- 成語拼音:
- 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此:這;彼:那。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不能相提并論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30
出一頭地
- 成語拼音:
- chū yī tóu dì
- 成語解釋:
- 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讀軾(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謂當避開此人讓其高出眾人一頭之地。后以“出一頭地”喻高人一著。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讀軾(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
31
穿一條褲子
- 成語拼音:
- chuān yī tiáo kù zǐ
- 成語解釋:
- 比喻兩人關系密切,利害一致,遇事持同樣的態度
- 成語出處:
- 劉紹棠《田野落霞》:“你們穿一條褲子,早編好了哄我的話。”
-
32
從一以終
- 成語拼音:
- cóng yī yǐ zhōng
- 成語解釋:
- 從:跟隨;終:終身,一輩子。丈夫死了不得再嫁人,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劉良臣母哀辭》:“嗚呼,全而生這之必全而歸之,從一以終兮尚得正,其何悲!”
-
33
丁一卯二
- 成語拼音:
- dīng yī mǎo èr
- 成語解釋:
- 丁:通“釘”,這里指榫頭;卯:器物上接榫頭的孔眼。丁卯合位,一絲不差。形容確實、牢靠。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要說個丁一卯二,不許你差三錯四。”
-
34
的一確二
- 成語拼音:
- dí yī què èr
- 成語解釋:
- 形容明明白白,確確實實。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確二,早招承死罪無辭。”
-
35
丁一確二
- 成語拼音:
- dīng yī què èr
- 成語解釋:
- 明明白白,確確實實。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69卷:“如今人持擇言語,丁一確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誠。”
-
36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成語拼音:
-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ěng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四五回:“你說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37
得一望十
- 成語拼音:
- dé yī wàng shí
- 成語解釋:
- 得:取得;望:希望。才得一分,就想得十分。形容十分貪婪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7卷:“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費。”
-
38
殲一警百
- 成語拼音:
- jiān yī jǐng bǎi
- 成語解釋:
- 殺一個人來敬告一批人
- 成語出處:
- 清 夏燮《后序》:“殲一警百,消其觀望。”
-
39
教一識百
- 成語拼音:
- jiāo yī shí b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列女傳·母儀》:“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識百。”
-
40
主一無適
- 成語拼音:
- zhǔ yī wú shì
- 成語解釋:
- 專一,無雜念。
- 成語出處:
- 《二程·粹言》卷上:“或問敬子曰:‘主一之謂敬。何謂一?’子曰:‘無適之謂一。’”《論語·學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無適之謂。”
* 第二個字是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