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字結尾的成語 (36個)
-
21
自命清高
- 成語拼音:
- zì mìng qīng gāo
- 成語解釋:
- 自以為清高(命:認為;以為)。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還自命清高,反說富貴的是俗人。”
-
22
這山望著那山高
- 成語拼音:
-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環境不滿意,老認為別的工作、別的環境更好。
- 成語出處:
- 明·李開先《詞謔》引劉天民曲:“今日不知明日事,這山望著那山高。”
-
23
出幽升高
- 成語拼音:
- chū yōu shēng gāo
- 成語解釋:
- 猶言出谷遷喬。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儒林傳上·楊倫》:“帝乃下詔曰:‘倫出幽升高,寵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從,茍肆狷志。’”李賢注引《詩》:“出于幽谷,升于喬木。”
-
24
風急浪高
- 成語拼音:
- fēng jí làng gāo
- 成語解釋:
- 形容風浪很大
- 成語出處:
- 《文匯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涌,風急浪高。”
-
25
福壽年高
- 成語拼音:
- fú shòu nián gāo
- 成語解釋:
- 年高:年齡大。有福有壽,長命百歲。
- 成語出處:
-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他道我福壽年高,著我似松柏齊肩老。”
-
26
海闊天高
- 成語拼音:
- hǎi kuò tiān gāo
- 成語解釋:
- 喻天地廣闊,征程遙遠。
- 成語出處:
- 唐·劉氏瑤《雜曲歌辭·暗別離》:“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
27
勞苦功高
- 成語拼音:
- láo kǔ gōng gāo
- 成語解釋:
- 勞苦:勞累辛苦。出了極大的力氣;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身。”
-
28
年事已高
- 成語拼音:
- nián shì yǐ gāo
- 成語解釋:
- 年事:年紀。指一個人的歲數已經很大了。
- 成語出處:
- 《南史·虞荔傳》:“卿年事已高,氣力稍減。”
-
29
山銳則不高
- 成語拼音:
- shān ruì zé bù g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太露鋒茫,就成不了大事。
- 成語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山銳則不高,水徑則不深。”
-
30
首下尻高
- 成語拼音:
- shǒu xià kāo gāo
- 成語解釋:
- 頭向下,屁股翹起。跪拜磕頭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走官階下,首下尻高。”
-
31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成語拼音:
-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 成語解釋: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張岱《岱志》:“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櫛沐甚凈。”
-
32
位卑言高
- 成語拼音:
- wèi bēi yán gāo
- 成語解釋:
- 指職位低的人議論職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務。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
33
行短才高
- 成語拼音:
- xíng duǎn cái gāo
- 成語解釋:
- 才能雖高而德行欠缺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這是負心人行短才高,轉眼處把人嘲誚。”
-
34
月黑風高
- 成語拼音:
- yuè hēi fēng gāo
- 成語解釋:
- 風高:風很大。沒有月光;風又很大。舊時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天氣。
- 成語出處:
- 元 元懷《拊掌錄》:“歐陽公與人行令,各作詩兩句,須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
35
眾人拾柴火焰高
- 成語拼音:
- 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多力量大。
- 成語出處:
- 姜樹茂《漁島怒潮》第五章:“‘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眾發動起來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
36
柳絮才高
- 成語拼音:
- liǔ xù cái gāo
- 成語解釋:
-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學才能。多指女子。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擬?’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 最后一個字是高的成語,高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