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字結尾的成語 (34個)
-
21
負薪之疾
- 成語拼音:
- fù xī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負薪:指有病。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復志賦并序》:“其明年七月,有負薪之疾,退休于居。”
-
22
寡人之疾
- 成語拼音:
- guǎ ré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稱;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23
甘心首疾
- 成語拼音:
- gān xīn shǒu jí
- 成語解釋:
- 甘心:情愿,樂意;首:頭;疾:病,引申為痛。想得頭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間相互思念的癡情。
- 成語出處:
- 《詩經·衛風·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24
含垢藏疾
- 成語拼音:
- hán gǒu cáng jí
- 成語解釋:
- 本謂應有包容的氣量,后轉用以指包容壞人壞事。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
-
25
積憂成疾
- 成語拼音:
- jī yōu chéng jí
- 成語解釋:
- 憂:憂慮。長久憂慮就會得病。
- 成語出處:
-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李逢吉裴度諫穆宗》:“崔發驅曳中人,誠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發下獄,積憂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
26
馬遲枚疾
- 成語拼音:
- mǎ chí méi jí
- 成語解釋:
- 見“馬工枚速”。
- 成語出處:
- 清·陳祖范《寄沈歸愚》詩:“鶴怨猿驚懷故地,馬遲枚疾斗新篇。”
-
27
納污藏疾
- 成語拼音:
- nà wū cáng jí
- 成語解釋:
- 納:接受;疾:弊病,缺點。包藏容納罪過缺失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
28
疲癃殘疾
- 成語拼音:
- pí lóng cán jí
- 成語解釋:
- 疲癃:年老多病。老弱病殘
- 成語出處:
- 宋·張載《西銘》:“凡天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
-
29
霜露之疾
- 成語拼音:
- shuāng lù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指因風寒而引起的疾病,指感冒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公孫弘傳》:“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
-
30
癬疥之疾
- 成語拼音:
- xuǎn jiè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形容無關緊要的小毛病。也比喻容易解決的小問題或為害尚輕的小禍害。
- 成語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直諫》:“夫齊之于吳也,疥癬之病也。”
-
31
憂憤成疾
- 成語拼音:
- yōu fèn chéng jí
- 成語解釋:
- 憂愁氣憤得病了。形容極其憂憤。
- 成語出處:
- 《五代史平話 晉史》:“契丹因晉主招納吐谷渾,遣使來讓(責備),晉主憂憤成疾。”
-
32
掩瑕藏疾
- 成語拼音:
- yǎn xiá cáng jí
- 成語解釋:
- 掩:遮蓋。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藏:隱瞞。疾:毛病,過錯。掩蓋缺點,隱瞞過錯。
- 成語出處:
- 《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至于掩瑕藏疾,滌除疵垢,朝為寇仇,夕委心膂,雖未足希準古人,粗亦無負于新舊。”
-
33
采薪之疾
- 成語拼音:
- cǎi xī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病了不能打柴。自稱有病的婉辭。
- 成語出處:
- 見“采薪之憂”。
-
34
膏肓之疾
- 成語拼音:
- gāo huāng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指不可醫治的絕癥。
- 成語出處:
- 《左傳·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 最后一個字是疾的成語,疾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