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字結尾的成語 (76個)
-
21
禍國誤民
- 成語拼音:
- huò guó wù mín
- 成語解釋: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
-
22
濟世愛民
- 成語拼音:
- jì shì ài mín
- 成語解釋:
- 濟:救助,接濟;愛:關愛。匡濟艱危世道,恤愛苦難民眾
- 成語出處:
- 明·屠隆《曇花記·辭家訪道》:“我本清泰世間奇男子,濟世愛民,扶危定難。”
-
23
節用裕民
- 成語拼音:
- jié yòng yù mín
- 成語解釋:
- 節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24
平易近民
- 成語拼音:
- píng yì jìn mín
- 成語解釋:
- 見“平易近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
25
辱國殃民
- 成語拼音:
- rǔ guó yāng mín
- 成語解釋:
- 使國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國殄民”。
- 成語出處:
- 《古今小說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韓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趙愚丞相,罷黜道學諸臣,輕開邊釁,辱國殃民。”
-
26
生事擾民
- 成語拼音:
- shēng shì rǎo mín
- 成語解釋:
- 生事:惹起事端。惹起事端,侵擾民眾。指故意尋釁鬧事,侵擾人民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教戰守》:“而士大夫亦未嘗言兵,以為生事擾民,漸不可長。”
-
27
尸位病民
- 成語拼音:
- shī wèi bìng mín
- 成語解釋:
- 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著職位而無所作為,使人民受到損害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如有慢視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幾個,斷不叫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網。”
-
28
天之僇民
- 成語拼音:
- tiān zhī ruò mín
- 成語解釋:
- 見“天之戮民”。
- 成語出處:
- 魯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人們都在其間咀嚼著人找的渺茫的悲苦……各各自稱為‘天之僇民。’”
-
29
畏天愛民
- 成語拼音:
- wèi tiān ài mín
- 成語解釋:
- 畏:敬畏。敬畏上天,憐愛下民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上殿札子》:“祖宗畏天愛民,子孫皆當取法。”
-
30
畏天恤民
- 成語拼音:
- wèi tiān xù mín
- 成語解釋:
- 畏:敬畏;恤:周濟。敬畏上天,憐愛下民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辭免進職奏狀》:“既閔然有畏天恤民之誠,而圣訓丁寧又無非惻怛焦勞之實。”
-
31
小國寡民
- 成語拼音:
- xiǎo guó guǎ mín
- 成語解釋:
- 國家小,人民少。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
32
削職為民
- 成語拼音:
- xuē zhí wéi mín
- 成語解釋:
- 撤掉官職,降為平民。
- 成語出處:
-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將宋昭削職為民。”
-
33
憂國憂民
- 成語拼音:
- yōu guó yōu mín
- 成語解釋:
- 為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寡人憂國愛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
34
裕國足民
- 成語拼音:
- yù guó zú mín
- 成語解釋:
- 裕:富饒。使人民富裕,國家豐足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答應天巡撫論大政大典》:“且此項錢糧,貯積甚多,將來裕國足民,更不外索。”
-
35
治國安民
- 成語拼音:
- zhì guó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治:治理;安:使安定;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業的意思。治理國家;使百姓安定。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上》:“財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養成群生,奉順天德,治國安民之本也。”
-
36
知生之民
- 成語拼音:
- zhī shēng zhī mín
- 成語解釋:
- 知生:求生存。指在與自然界斗爭中求生存的遠古人民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
-
37
安國富民
- 成語拼音:
- ān guó fù mín
- 成語解釋:
- 使國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 成語出處:
- 《漢書 汲黯傳》:“公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業,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國富民,使囹圄空虛。
-
38
保國安民
- 成語拼音:
- bǎo guó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保衛國家,使人民安居樂業。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若以禮幣請他,拜為上將,可以掃清水寨,殄滅狂徒,保國安民。”
-
39
不羈之民
- 成語拼音:
- bù jī zhī mín
- 成語解釋:
- 羈:束縛;民:百姓。不受束縛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民眾
- 成語出處:
- 漢 桓寬《鹽鐵論 論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
-
40
富國安民
- 成語拼音:
- fù guó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使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方術許楊傳》:“明府今興立廢業,富國安民,謠童之言,將有征于此,誠愿以死效力。”
* 最后一個字是民的成語,民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