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結尾的成語 (52個)
-
21
不當不正
- 成語拼音:
- bù dāng bù zhèng
- 成語解釋:
- 不:語助詞,沒有實際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老漢也分開人叢,不當不正,站在那相公馬前。”
-
22
詞嚴義正
- 成語拼音:
- cí yán yì zhèng
- 成語解釋:
- 措詞嚴肅,道理正當。
- 成語出處:
- 元·黃溍《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國公謚武宣劉公神道碑》:“為之開陳禍福,詞嚴義正,累數千言。”
-
23
辭嚴義正
- 成語拼音:
- cí yán yì zhèng
- 成語解釋:
- 辭: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 成語出處:
- 宋 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
24
辭嚴意正
- 成語拼音:
- cí yán yì zhèng
- 成語解釋:
- 同“辭嚴義正”。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詩:“辭嚴意正質非俚,古味雖淡醇不薄。”
-
25
大公至正
- 成語拼音:
- dà gōng zhì zhèng
- 成語解釋:
-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辦理,毫不偏心
- 成語出處: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一章:“來懲辦林、鄧,表示自己的‘大公至正’。”
-
26
黨邪丑正
- 成語拼音:
- dǎng xié chǒu zhèng
- 成語解釋:
- 猶言黨邪陷正。
- 成語出處:
- 《明史·路振飛傳》:“崇禎四年征授御史,疏劾周延儒卑污奸險,黨邪丑正,祈立斥以清揆路。”
-
27
大中至正
- 成語拼音:
- dà zhōng zhì zhèng
- 成語解釋:
- 極為公正,不偏不倚。
- 成語出處:
-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城,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
28
惡直丑正
- 成語拼音:
- è zhí chǒu zhèng
- 成語解釋:
- 嫉害正直的人。
- 成語出處:
- 漢·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遷徐州刺吏,百司震肅,饕餮風靡,惡直丑正。”
-
29
方方正正
- 成語拼音:
- fāng fāng zhè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四四方方,規規矩矩
- 成語出處:
- 朱自清《揚州的夏日》:“這一帶的茶館布置都歷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樓可比。”
-
30
返邪歸正
- 成語拼音:
- fǎn xié guī zhè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改邪歸正。
- 成語出處:
- 唐·譚銖《廬州明教寺轉關經藏記》;“由此八關,返邪歸正,成佛之境矣。”
-
31
革命反正
- 成語拼音:
- gé mìng fǎn zhèng
- 成語解釋:
- 變革天命,使之恢復正常。借指改朝換代。
- 成語出處:
- 《周易·革》“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
-
32
歸邪返正
- 成語拼音:
- guī xié fǎn zhèng
- 成語解釋:
- 返:回歸。指改正錯誤,返回正確道路
- 成語出處:
- 唐·韋表微《麟臺碑銘》:“周雖不綱,孔實嗣圣,《詩》《書》載刪,《禮》《樂》大定,懲惡勸善,歸邪返正。”
-
33
回邪入正
- 成語拼音:
- huí xié rù zhè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改邪歸正。
- 成語出處:
- 隋·吉藏《三論玄義》卷下:“《百論》為回邪入正。”
-
34
九品中正
- 成語拼音:
- jiǔ pǐn zhō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品:等級。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實行選拔官吏的等級制度
- 成語出處:
-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今天下四萬萬人之材性,長素豈嘗為其九品中正而一切檢查差第之乎?”
-
35
撟枉過正
- 成語拼音: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 成語解釋:
- 指糾正偏差而超過必要的限度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諸侯王表序》:“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往過其正矣。”
-
36
匡亂反正
- 成語拼音:
- kuāng luàn fǎn zhèng
- 成語解釋: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修經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
-
37
廉明公正
- 成語拼音:
-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廉明:清廉,不貪污受賄。不貪污受賄,清明公正。
- 成語出處:
-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第十一卷:“以爾廉平公正,命長郡治。”
-
38
平心持正
- 成語拼音:
- píng xīn chí zhèng
- 成語解釋:
- 主持公正,無所偏倚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蘇武傳》:“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
-
39
棄邪從正
- 成語拼音:
- qì xié có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謂拋棄邪行,歸向正道。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為后帝伐魏詔》:“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
40
賢良方正
- 成語拼音:
-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 成語解釋:
-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 成語出處:
- 《史記·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正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最后一個字是正的成語,正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