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字結尾的成語 (31個)
-
21
貪天之功以為己有
- 成語拼音: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
- 成語解釋:
-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 成語出處:
- 宋·王禹偁《霍光論》:“然則光貪天之功以為己有,與夫日僤之割愛,邴吉之讓位,德不侔矣。”
-
22
相驚伯有
- 成語拼音:
- xiāng jīng bó yǒu
- 成語解釋:
- 伯有:春秋時鄭國大夫良霄的字,相傳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鄭人相驚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
23
子虛烏有
- 成語拼音:
- zǐ xū wū yǒu
- 成語解釋:
- 指實際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子虛、烏有:人名)。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子虛賦》:“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畋。畋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24
家藏戶有
- 成語拼音:
- jiā cáng hù yǒu
- 成語解釋:
- 家家都有。
- 成語出處:
- 昆曲《十五貫》第六場:“本縣民風澆薄,賭風極盛,這骰子么,家藏戶有,不足為奇。”
-
25
據為己有
- 成語拼音:
- jù wéi jǐ yǒu
- 成語解釋:
- 據:占據。以不正當的手段占據國家、集體或他人的錢、財、物品等。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我故倡為析居之儀,將大宅良田,強奴巧婢,悉據為己有。”
-
26
攫為己有
- 成語拼音:
- jué wéi jǐ yǒu
- 成語解釋:
- 攫:奪取。有強行手段奪取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
- 成語出處:
- 《列子 說符》:“因攫其金而去。”
-
27
莫須有
- 成語拼音:
- mò xū yǒu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也許有吧。后指憑空捏造。
- 成語出處:
- 《宋史 岳飛傳》:“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
28
前所未有
- 成語拼音:
- qián suǒ wèi yǒu
- 成語解釋:
- 以前從未有過的。表示某種新出現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宋 徐度《卻掃編》下卷:“而鄧樞密洵武以少保領院而不兼節鉞,前所未有也。”
-
29
談空說有
- 成語拼音:
- tán kōng shuō yǒu
- 成語解釋:
- 泛指閑談、空談。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
30
無奇不有
- 成語拼音:
- wú qí bù yǒu
- 成語解釋:
- 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物都有。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上海地方,無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盤桓些日子,新聞還多著呢。”
-
31
左宜右有
- 成語拼音:
- zuǒ yí yòu fú
- 成語解釋:
- 宜:適宜,適合。形容多才多藝,什么都能做。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裳裳者華》:“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 最后一個字是有的成語,有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