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將字結尾的成語 (48個)

    21

    關東出相,關西出

    成語拼音:
    guēn dōng chū xiàng,guān xī chū jiàng
    成語解釋:
    關:函谷關。函谷關以東的地區,民風好文,多出宰相;函谷關以西的地區,民風好武,多出帥。
    成語出處:
    《晉書·姚興載記》:“古人有言,關東出相,關西出,三秦饒儁佚異,汝異多奇士。”
    22

    過關斬

    成語拼音:
    guò guān zhǎn j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不斷戰勝對手與克服困難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1卷:“漢末三國時,關云長獨行千里,過五關斬六,護著兩位皇嫂,直到古城與劉皇叔相會。”
    23

    臨敵易

    成語拼音:
    lín dí yì jiàng
    成語解釋:
    易:改變,變換。臨到作戰之前調換領。
    成語出處:
    《隋書·李德林傳》:“且臨敵代,自古所難,樂毅所以辭燕,趙括以之敗趙。”
    24

    謀臣猛

    成語拼音:
    móu chén měng jiāng
    成語解釋:
    善于謀劃的文臣和勇猛善戰的帥。
    成語出處:
    《晉書·石崇傳》:“先帝決獨斷之聰,奮神武之略,蕩滅逋寇,易于摧枯。然謀臣猛,猶有致思竭力之效。”
    25

    謀臣武

    成語拼音:
    móu chén wǔ jiàng
    成語解釋:
    指有計謀的大臣和勇猛的戰
    成語出處:
    漢 張衡《南都賦》:“爾其則有謀臣武,皆能攫戾執猛,破堅摧剛。”
    26

    不如激

    成語拼音:
    qǐng jiàng bù rú jī jiàng
    成語解釋:
    指用話語刺激別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請他去干事來得好。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1回:“請不如激,等我激他一激。”
    27

    搴旗虜

    成語拼音:
    qiān qí lǔ jiàng
    成語解釋:
    搴:拔取;虜:俘獲。拔取敵旗,斬殺敵。形容勇猛善戰
    成語出處:
    宋·崔伯易《感山賦》:“乘間薄人,肝腦涂地,以搴旗虜而為樂。”
    28

    搴旗取

    成語拼音:
    qiān qí qǔ jiàng
    成語解釋:
    拔取敵旗,斬殺敵。形容勇猛善戰。
    成語出處:
    《吳子 料敵》:“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輕抗鼎,足輕戎馬,搴旗取,必有能者。”
    29

    損兵折

    成語拼音:
    sǔn bīng zhé jiàng
    成語解釋:
    軍士和領都遭到損失。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1回:“損兵折,必然瞞著天子。”
    30

    殺妻求

    成語拼音:
    shā qī qiú jiàng
    成語解釋:
    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齊人攻魯,魯欲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而攻齊,大破之。”
    31

    天兵神

    成語拼音:
    tiān bīng shén j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英勇善戰,行動迅捷的軍隊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5回:“北軍追趕上來,正在萬分危急,猛見宋寨中一道金光射來,把風砂沖散,那些天兵神,都亂紛紛墮落陣前。”
    32

    天神天

    成語拼音:
    tiān shén tiān jiàng
    成語解釋:
    神話中天神的兵。指神奇的力量或所向無敵的軍隊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1回:“他們老遠的瞧著,一定當是天神天來了,不要說是打強盜,就是去打外國人,外國人從來沒有見過,見了也是害怕的。”
    33

    蝦兵蟹

    成語拼音:
    xiā bīng xiè jiàng
    成語解釋:
    古代神怪小說里海龍王手下的兵。比喻敵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嘍羅。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東海龍王敖廣急忙起身,與龍子龍孫、蝦兵蟹出宮。”
    34

    挾人捉

    成語拼音:
    xié rén zhuō jiàng
    成語解釋:
    挾:挾制。在戰斗中能夠制服敵人,活捉其
    成語出處:
    元·李文蔚《蔣神靈應》楔子:“挾人捉干般勇。武藝精熟敢戰爭。”
    35

    筑壇拜

    成語拼音:
    zhù tán bài jiàng
    成語解釋:
    指仰仗賢能。
    成語出處:
    《漢書 高帝紀上》:“漢王齊戒設壇場,拜信(韓信)為大軍,問以計策。”元 王實甫《西廂記 第三本》第一折:“計安在?小生當筑壇拜。”
    36

    兵不由

    成語拼音:
    bīng bù yóu j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下級不服從上級的指揮。
    成語出處:
    明·徐渭《續英烈傳》第22回:“燕兵知是天助,乘風大呼縱擊。南兵亂慌慌,只覺風聲皆兵,哪里還敢戀戰。遂兵不由不顧兵,各各奔潰。”
    37

    調兵遣

    成語拼音: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成語解釋:
    調動軍隊;派遣領;或是調動、安排人力。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寫書教太師知道,早早調兵遣,剿除賊寇報仇。”
    38

    過五關斬六

    成語拼音: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羽的故事
    成語出處: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76回:“這如今萬世之下,那一個不說道過五關斬六、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39

    哼哈二

    成語拼音:
    hēng hā èr jiàng
    成語解釋:
    佛教守護廟門的兩個金剛力士。比喻有權勢者手下的干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2回:“曹夢蘭三字,比四金剛還要響亮,和琴樓夢的女主人花翠琴齊名,當時號稱‘哼哈二’。”
    40

    拘神遣

    成語拼音:
    jū shén qiǎn jiàng
    成語解釋:
    拘:拘使。指力量無窮。神通廣大,能指揮天兵天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4回:“芳官竟是個狐貍精變的,就是會拘神遣的符咒也沒有這么快。”
    * 最后一個字是將的成語,將字結尾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