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字結尾的成語 (36個)
-
21
檀郎謝女
- 成語拼音:
- tán láng xiè nǚ
- 成語解釋:
- 檀郎:晉代潘岳小名檀奴,姿儀美好;謝女:晉代謝道蘊,聰慧過人,代指才女。指才貌雙全的夫婦或情侶。
- 成語出處:
- 唐·李賀《牡丹種曲》詩:“檀郎謝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
-
22
童男童女
- 成語拼音:
- tóng nán tóng nǚ
- 成語解釋:
- 未婚的少男少女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
23
攜男挈女
- 成語拼音:
- xié nán qiè nǚ
- 成語解釋:
- 帶領著男兒女兒。多用于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計的艱辛。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八卷:“懷玉領兵,約行六七十里,只見道路之中,大對小對攜男挈女而來。”
-
24
鬻兒賣女
- 成語拼音:
- yù ér mài nǚ
- 成語解釋:
- 鬻:賣。指生活無依,被迫賣掉自己的兒女。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七回:“破家蕩產,鬻兒賣女,時有所聞。”
-
25
撞鐘舞女
- 成語拼音:
- zhuàng zhōng wǔ nǚ
- 成語解釋:
- 撞鐘:奏樂;舞女:伴以美女跳舞。形容恣意行樂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說疑》:“為人主者,誠明于臣之所言,則雖畢戈馳騁,撞鐘舞女,國猶且存也。”
-
26
癡兒呆女
- 成語拼音:
- chī ér dāi nǚ
- 成語解釋:
- 指天真無知的少男少女。
- 成語出處:
- 宋·秦觀《賀新郎》詞:“巧拙豈關今夕事?奈癡兒呆女流傳謬。”
-
27
癡男怨女
- 成語拼音:
- chī nán yuàn nǚ
- 成語解釋:
- 舊指愛戀極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滿足的男女。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
-
28
大男大女
- 成語拼音:
- dà nán dà nǚ
- 成語解釋:
- 超過正常結婚年齡的未婚男女
- 成語出處: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13回:“我須不嫖他大男大女,不肏他親姐晚妹,干他甚事!”
-
29
賣兒鬻女
- 成語拼音:
- mài ér yù nǚ
- 成語解釋:
- 鬻:賣。指窮困到極點;無法養家糊口;維持生活;被迫賣掉自己的兒女。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7回:“破家蕩產,鬻兒賣女,時有所聞。”
-
30
三男四女
- 成語拼音:
- sān nán sì nǚ
- 成語解釋:
- 泛指眾多子女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回:“我掙了一份大家私,又沒有三男四女,只得這個孩子,若得他一舉成名,祖宗面上,也有些光彩。”
-
31
拖兒帶女
- 成語拼音:
- tuō ér dài nǚ
- 成語解釋:
- 拖:牽引。身邊帶著兒女。形容生活負擔重,生活水平受到影響或行動不方便
- 成語出處: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拖兒帶女的,起五更,熬半夜,這是造的什么孽呀!”
-
32
攜兒帶女
- 成語拼音:
- xié ér dài nǚ
- 成語解釋:
- 攜:牽引。指不分老幼全部出動。形容人群聚集
- 成語出處:
- 巴金《談》:“有時候一天中間謠言四起,居民攜兒帶女搬進租界。”
-
33
窈窕淑女
- 成語拼音:
- yǎo tiǎo shū nǚ
- 成語解釋:
- 窈窕:美好的樣子。形容美好的姿態。淑:品德美好。指美好善良而文雅的女子。
- 成語出處:
- 《詩經 周南 關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34
中郎有女
- 成語拼音:
- zhōng láng yǒu nǚ
- 成語解釋:
- 中郎:漢蔡邕,曾官左中郎將,人稱蔡中郎,因同情董卓獲罪,死于獄中,遺有一女,名琰,字文姬。指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天津呂某,婦某氏……相夫子,事事盡禮。中郎有女,年十四,已字人。”
-
35
驕兒騃女
- 成語拼音:
- jiāo ér bā nǚ
- 成語解釋:
- 指天真幼稚的兒童。驕,通“嬌”。
- 成語出處:
- 明·文征明《耕漁軒倡酬名跡序》:“間有所存,其不為驕兒騃女為覆瓿之資者幾何矣。”
-
36
飲食男女
- 成語拼音:
- yǐn shí nán nǚ
- 成語解釋:
- 泛指人的本性。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 最后一個字是女的成語,女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