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字結尾的成語 (35個)
-
21
生殺予奪
- 成語拼音:
- shēng shā yǔ duó
- 成語解釋:
- 生:讓人活;殺:把人處死;予:給予;賞賜;奪:剝奪;處罰。形容反動統治者掌握生死、賞罰大權。
- 成語出處:
- 《周禮 春官 內史》:“五曰殺,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奪。”
-
22
生吞活奪
- 成語拼音:
- shēng tūn huó duó
- 成語解釋:
- 生:原封不動。形容粗暴地搶奪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16章:“原先本打算田三廳直接辦理的,梁寒操生吞活奪的搶夫,乃超和鹿地便只以顧問的名義留下。”
-
23
五搶六奪
- 成語拼音:
- wǔ qiǎng liù duó
- 成語解釋:
- 競相搶奪。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水平線下·到宜興去》:“船一靠岸,他們便蜂擁上來,遇著街上有賣食的便五搶六奪地撈到口里。”
-
24
心志難奪
- 成語拼音:
- xīn zhì nán duó
- 成語解釋:
- 心志:抱負;奪:強取。形容意志堅定,難以改變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
25
一予一奪
- 成語拼音:
- yī yǔ yī duó
- 成語解釋:
- 予:給予。一次給予,一次奪回。指反復無常,不講信用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七年之中,一予一奪,二三孰甚焉?”
-
26
褒貶與奪
- 成語拼音:
- bāo biǎn yǔ duó
- 成語解釋:
- 與奪:給予或奪取。指對人或事物給予贊揚或批評。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外篇自敘》:“每見世人有好論人物者,比方倫匹,未必當允,而褒貶與奪,或失準格。”
-
27
目眩神奪
- 成語拼音:
- mù xuàn shén duó
- 成語解釋:
- 眩:眼花。眼花繚亂,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種景象令人吃驚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瞳人語》:“見車幔洞開,內坐二八女郎,紅妝艷麗,尤生平所未睹,目眩神奪,瞻戀弗舍。”
-
28
氣消膽奪
- 成語拼音:
- qì xiāo dǎn duó
- 成語解釋:
- 形容畏懼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南史·賊臣傳·侯景》:“初,景之圍臺城,援軍三十萬,兵士望青袍則氣消膽奪。”
-
29
神分志奪
- 成語拼音:
- shén fēn zhì duó
- 成語解釋:
- 神:精神;奪:喪失。精神分散,志氣喪失
- 成語出處:
- 《元史·張楨傳》:“守京師者能聚不能散,御外侮者能進不能退,紛紛籍籍,神分志奪,國家之事,能不為閣下憂乎?”
-
30
神迷意奪
- 成語拼音:
- shén mí yì duó
- 成語解釋:
- 謂精神迷亂,情思恍惚。
- 成語出處:
- 唐·裴铏《傳奇·昆侖奴》:“生歸達一品意,返學院,神迷意奪,語減容沮,恍然凝思,日不暇食。”
-
31
神逝魄奪
- 成語拼音:
- shén shì pò duó
- 成語解釋:
- 猶言魂飛魄散。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郁離子·牧豭》:“客嵁不能立,俯而埣,伏而不敢仰視,神逝魄奪如死。”
-
32
神搖目奪
- 成語拼音:
- shén yáo mù duó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神蕩漾,目光被吸引。
- 成語出處:
- 冰心《往事》:“我神搖目奪的凝望著:近如方院,遠如天文臺,以及周圍的高高下下的樹,都逼射得看出了紅、藍、黃的顏色。”
-
33
神搖意奪
- 成語拼音:
- shén yáo yì duó
- 成語解釋:
- 神:精神;意:心意;搖、奪:形容不能自持。神情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畫壁》:“朱注目久,不覺神搖意奪,恍然凝思,身忽飄飄,如駕云霧。”
-
34
予取予奪
- 成語拼音:
- yǔ qǔ yǔ duó
- 成語解釋:
- 見“予取予攜”。
- 成語出處:
- 秦牧《拳頭海岸》:“許多被目為可以予取予奪地得到財富的海岸,一處處都伸出了拳頭來,變成了‘拳頭海岸’。”
-
35
一人立志,萬夫莫奪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lì zhì,wàn fū mò duó
- 成語解釋:
- 形容志向堅定,別人很難改變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人立志,萬夫莫奪。’”
* 最后一個字是奪的成語,奪字結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