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地字結尾的成語 (298個)

    41

    無置錐之

    成語拼音:
    wú zhì zhuī zhī dì
    成語解釋:
    錐:錐子。沒有插錐尖的一點方。形容極其貧困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儒效》:“雖窮困凍餒,必不以邪道為貪;無置錐之,而明于持社稷之大義。”
    42

    掀天動

    成語拼音:
    xiān tiān dòng dì
    成語解釋:
    見“掀天揭”。
    成語出處:
    梁啟超《王荊公傳》第14章:“讀其詩詞,幾無復為曾造作掀天動大事業開拓于千古者也。”
    43

    掀天揭

    成語拼音:
    xiān tiān jiē dì
    成語解釋:
    可以撼動天。形容聲勢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徹底的變化。
    成語出處:
    宋 辛斆《后序》:“萊公兩朝大臣,勛業之盛,掀天揭。”
    44

    掀天斡

    成語拼音:
    xiān tiān wò dì
    成語解釋:
    見“掀天揭”。
    成語出處:
    宋·馮時行《遺夔門故舊》詩:“蜀江逬出岷山來,翻濤鼓浪成風雷。掀天斡五千里,爭赴東海相喧豗。”
    45

    一敗涂

    成語拼音:
    yī bài tú dì
    成語解釋:
    一:一旦;涂:“肝腦涂”的省略。一旦失敗就肝腦涂。形容徹底失敗;不可收拾。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一敗涂。”
    46

    殷天動

    成語拼音:
    yǐn tiān dòng dì
    成語解釋:
    殷:震動。震天動,形容聲音很大
    成語出處: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車騎雷起,殷天動。”
    47

    殷天震

    成語拼音:
    yǐn tiān zhèn dì
    成語解釋:
    殷:震動。震天動,形容聲音很大
    成語出處:
    《明史·王家屏傳》:“今驕陽爍石,小民愁苦之聲殷天震,而獨未徹九閽。”
    48

    一席之

    成語拼音:
    yī xí zhī dì
    成語解釋:
    放一個席位的方。比喻應有的一個位置。
    成語出處:
    《舊唐書 后妃傳上》:“婦人智識不遠,有忤盛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49

    震天動

    成語拼音:
    zhèn tiān dòng dì
    成語解釋:
    震動了天。形容聲勢浩大。
    成語出處: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蕩,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
    50

    震天撼

    成語拼音:
    zhèn tiān hàn dì
    成語解釋:
    震動了天。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成語出處:
    劉流《烈火金剛》第24回:“這時人群中爆發出震天撼的聲浪:‘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
    51

    震天駭

    成語拼音:
    zhèn tiān hài dì
    成語解釋:
    震動了天。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成語出處:
    《晉書·孫楚傳》:“煙塵俱起,震天駭。”
    52

    足踏實

    成語拼音:
    zú tà shí dì
    成語解釋:
    猶言腳踏實
    成語出處:
    徐鑄成《報海舊聞》五一:“所有有靈魂的人,都應足踏實,奮發自雄。”
    53

    知天知

    成語拼音:
    zhī tiān zhī dì
    成語解釋:
    指知天時,通曉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形》:“知知天,勝乃可全。”
    54

    置之死

    成語拼音:
    zhì zhī sǐ dì
    成語解釋:
    有意使人處于無法生存下去的境
    成語出處:
    《孫子·九》:“投之亡然后存,陷之死然后生。”
    55

    不敗之

    成語拼音:
    bù bài zhī dì
    成語解釋:
    具有優勢;不會遭到失敗的境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敗之。”
    56

    不留余

    成語拼音:
    bù liú yú dì
    成語解釋:
    說話、辦事走極端;沒有可以回旋的余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11卷:“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余矣。”
    57

    不牧之

    成語拼音:
    bù mù zhī dì
    成語解釋:
    牧:放牧牲畜。不能牧養牛馬的。指荒
    成語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論功》:“不牧之,不羈之民。”
    58

    布天蓋

    成語拼音:
    bù tiān gài dì
    成語解釋:
    形容數量極多,散布面極廣。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八:“雪越下越緊,布天蓋,一片茫茫。”又第二部二六:“勝仗是不小,俘虜布天蓋,擱火車拉呀。”
    59

    必由之

    成語拼音:
    bì yóu zhī dì
    成語解釋:
    必:一定;由:經過。必定要經過的道路、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1回:“此人聞得青州有三千銀子上京,兗州乃必由之,意欲探取。”
    60

    尺寸之

    成語拼音:
    chǐ cùn zhī dì
    成語解釋:
    尺寸:形容數量少。面積狹小的封
    成語出處:
    《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而齊尺寸之無得,豈不欲得哉?形勢不能有也。”
    * 最后一個字是地的成語,地字結尾的成語
    chengrenyouxi